媒体联动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媒体联动 >> 正文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怒族篇:碧罗雪山一枝花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1日 14:16:57  来源: 云南网
开栏的话

  云南有4060多公里的国境线,26个世居民族有16个少数民族跨国境线而居。各族人民面对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面对急剧变化的竞争世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追寻以现代社会同步的好梦。作者以一个民族选择一个乡村的形式,努力用文学的笔调,再现每个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跨越,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就。每“读”一页,都似乎从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到海拔76.4米的西南三省最低点——河口,俯看到了一个峰峦迭起的“山国”,一片人间净土,一片彩云之地,一个诱人的“天堂”。

  即日起,云南网刊发《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连载,共26个章节。以“梦”的名义,向读者叙说云南各个民族在现实时光中的“奋斗史”“抗争史”“发展史”和“心灵史”,带领读者去接近和发现云南各民族极不平凡的生存空间和脱贫的光辉历程。

《彩云绮梦》 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怒族篇:碧罗雪山一枝花

  知子罗,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为“好地方”。它坐落在碧罗雪山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既是碧江怒族的起源地,也曾是一座繁荣的县城。但现在知子罗已成为怒江之上的一座可以穿越时空的“记忆之城”或“废城”。

  我第一次去知子罗时,怒江两岸已经万紫千红,知了鸣唱,身穿短袖衬衣,还是热得浑身冒汗。大峡谷底部的植物生长在海拔六七百米的热土里,最灿烂的是木棉花,飘飘洒洒。花片像丹霞,无论飘洒在田地里,还是碧绿的江水里,都犹如胭脂般红润;花絮像棉花,犹如瑞雪般飞舞着,欲落又不落。

  我们穿越过花海,汽车渐渐地费劲了,因为坡陡弯大,路窄坎坷。不过,举目所见却非同一般:万壑幽深,峭壁重叠,流入大江的那些沟岔,像“非”字一样挂在“壁画”中;无数悬河飞瀑,雷鸣回荡,紫烟飘逸,壮哉伟哉!

  当我们“爬”到海拔三千米左右的地方时,映入眼帘的是峰顶的皑皑白雪。怒族朋友说,那不是一般的冰雪,而是千古冰川,现代冰川,还有冰斗、冰蚀湖……冰雪的等高线以下是漫漫的原始森林,也不是一般的树木,而是古老珍稀的名贵植物,也是珍禽怪兽的家园。

  进入山寨时,我换上了厚厚的冬衣,同时不忘用小诗记下了当时所见的美景:

  登上天梯入白云,重楼古木共乘荫。

  江风火辣山风冷,一半清秋一半春。

  那天中午2点左右,我们来到一个农家饭店午餐。茶室设置在观景台上,端起清香的热茶,坐在背靠碧落雪山的椅子上,俯瞰脚下落差千米的怒江奔腾,犹如浩浩长龙气吞山河;遥望隔江延绵起伏的高黎贡山,横空入云,犹如巨画屏风,挡住了缅甸邻邦的风烟。一泻300多公里的怒江,冲开了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的拥抱,两座巨大的高山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落差却一两千米。宛如近在咫尺,相望而不得厮守的情侣,永远驻守在地球的东方。

知子罗村民

  我见过无数的名山,从未见过如此磅礴的气势,如此壮美的风光。什么泰山的尊严,华山的险峻,衡山的独秀,嵩山的灵气,恒山美丽,它都兼而有之。如果真正欲感受大山的雄、奇、险、壮,此乃天下独绝。

  著名的知子罗就独立于群峰之间。景色固然是任何地方无法比拟的,但生活在这里的怒族,却要经历种种生存考验。他们的先民为何选择这样的居住地?现在没有一种准确答案,只能根据昔日怒江的地理形势来猜想。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陆地上的骡马,另一种是江河上的船只、筏子、革囊。可是,在知子罗这样的地方,既是水路的码头,又是陆路的交汇之地,是水陆俱佳的一个货物聚散地。为此,我反复查阅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并作了比较分析,怒族的先民选择这里,其主要是看中此地具有雄关要道的战略意义。据元代的《大元混一方舆胜览》记载:“潞江,俗名怒江,出潞蛮”。据此推断,怒族是较早迁居怒江峡谷的民族之一。知子罗是茶马古道上由怒江通往内地的古驿站,也是怒族先民的重镇。辛亥革命以后,为遏制英帝国主义对我国西南边疆的鲸吞蚕食,先后设立碧江、福贡(原叫“康乐”)、贡山三县。当时,怒族仍然处于奴隶社会形态,承受着残酷的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知子罗老房子

  新中国成立以后,怒族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翻身做主人。知子罗成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政府的所在地,也是碧江县政府的所在地,这里的政治、军事、商贸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国家对怒族等少数民族倍加关怀,给予了特殊的扶持政策,怒江峡谷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逐步改善。1986年,地质专家预测这座险要的城市可能有山体滑坡的隐患,于是将怒江州首府迁到了交通便捷的泸水县六库区。碧江被撤销县制,分别归并泸水和福贡两县。今天的知子罗村就是当年的州府与碧江县城的遗址。

  我沿台阶走进三层高的八角阁楼,在第三层的书画古籍里,看到了辛亥革命时滇军将领李根源在此活动的资料,看到了怒族、傈僳族发展的历史……浓厚的历史味道,淳朴的民族情感,顿时让人兴奋。漫步老城的街道,还能看到“文革”时期的“三忠于四无限”,毛主席语录和电影海报,让人产生无限的怀旧心里。原来政府机构的办公地址、学校、医院大部分已经闲置,虽然有不少背包客、摄影爱好者,还有一些农家乐饭店,但是毕竟有些萧条感。这使我思绪萌发: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成为贫困程度最深的大峡谷,也许优势既是劣势,劣势既是优势。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为在这个“好地方”,必定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和巨大的财富。

  从海拔五六百米的峡谷底到六千多米的雪山峰顶,望天一条线,看地一条沟,山鹰飞不过,猴子也发愁,垦殖系数不足5个百分点。知子罗辖3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358户1021人,就有240个建档立卡户716名贫困人口。如此众多的贫困人口,而且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能否消除极度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

  最近,我从兰坪县再次前往知子罗。汽车翻过碧罗雪山顶峰时,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冰雪地带,怒族朋友把我叫下车,观赏从冰雪里生长出来的仙草:一支碧玉婷婷屹立,头顶七片绿叶,绿叶阿护着一朵红花,在白雪与绿叶的映衬中绽放。怒族朋友说,隆冬时节,山里的花草树木都枯萎凋谢了,唯独它从冰雪里冒出来,所以当地人称它为“雪上一枝蒿”。

  怒族朋友为我讲起了一个古老的传说:盘古开天地不久,唐古拉山山主被毒蛇妖魔中伤,危在旦夕。碧罗雪山山主与高黎贡山山主闻讯赶去探望,一看腿部红肿,浑身发紫,已经不省人事,昏迷不醒。当时,唐古拉山山主的两个女儿潸然泪下,昭示天下,谁能治愈父亲的病就许嫁给谁。碧罗雪山山主先将随身携带的仙草让唐古拉山山主服下,山主旋即苏醒,但是腿部的红肿还是未消除。此时,高黎贡山山主又将自己带去的仙草用酒涂抹在唐古拉山山主的腿上,结果神奇般的痊愈了。于是,唐古拉山山主就按两个女儿的承诺,将大女儿怒江许配给碧罗雪山,将小女儿澜沧江许配给高黎贡山。两位山主用的仙草,都是碧罗雪山上的“雪上一枝蒿”。后来,两位山主将仙草传给山里居住的老百姓治病,凡是蛇虫毒伤,刀伤枪伤,无名肿痛,屡试屡验。雪上一枝蒿,就是重楼,也叫七叶一枝花。

  我们一路所见,星星点点的耕地像图画一样挂在垂直的山坡上,海拔四五千米的地里种植的都是名贵药材。我们来到农户种植药材的地方,首先看到的是重楼,那红得发紫的花朵,却毫不飘逸,而是紧紧地包成一团,安享在六七片碧绿的叶子中央。仔细观察,大约手指粗细而一米左右高的径杆向上鼎立着绿叶和花朵,根茎深扎在沃土里;又将天地之灵气由花朵和绿叶传送到根茎上。虽然此时还不到花朵盛开的季节,但是那些阳气充足的重楼已经绽放出青春的红颜,装点着古老的怒族山寨。我们看到在丛林下的重楼已经长满了红色的花朵,红得发紫,红得诱人。大家争先恐后地用手机拍照,抢先传送给亲朋好友共享。

  当地干部告诉我:一公斤重楼,可以买几百公斤大米的价钱。一般亩产可达1500公斤鲜重楼,每公斤1000元左右,亩产值可达几十万元。不过,重楼生长周期很长,种植成本偏高,投资风险较大,但利润却很丰盛。重楼的身价自古以来都是昂贵的,因为物以稀为贵,比李时珍早已一百多年的云南医圣兰茂说过:是疮不是疮,先用重楼解毒汤。此乃外科之至药也。主治一切无名肿毒。著名的云南白药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曾经挽救过数百万伤病员的生命。其中最主要配方之一就是重楼。

重楼(雪上一枝花)

  重楼生长的环境,干燥了不行,太湿了也不行,必须在山坡潮湿处或灌木丛林下才能生长。知子罗的气候温润,雨量充沛,云雾笼罩,虽然不适应规模种植高产粮食作物,却最适合重楼生长。怒族朋友说,他们为了利用好高寒山区的气候资源,七八年前,三位共产党员带头试种重楼。其中,李永山与和萍英投资2万余元种植4亩重楼,5年后收入1.2万余元;师遗敏投资1万多元种植1.5亩,已经收入3000余元;村委会主任付加永投资3万元余元种植2亩,尚未出售收益。目前全村有106户农种植重楼84亩。

  我欣慰地感到,60年前的州府碧江城旧址,数百年前的茶马古道重镇遗址,被“雪上一支花”复活啦!当地党委政府实施“一族一策,一族多策,一山多策”,促进26个“直过”民族聚居区脱贫致富。一位怒族朋友告诉我:怒江州已经种植了6400多亩重楼,按全州人口计算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1100多元。其中怒族群众种植重楼的最多。 2019年,知子罗全村经济总收入678.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48.3元。203个建档立卡户,因此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村长说:预计2020年6月30日全村脱贫。

  这是一个奇迹!我发出了一声赞叹。怒族是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全国大约有3.75万人口,云南有3.4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省怒江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以及迪庆州的维西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告别了居深山、住竹楼、狩猎采集、耕火种的历史,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怒族聚居的34个建制村,基本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电话和通广播电视,还有文化室和卫生室与怒族博物馆。

  “雪上一枝花”的绽放,是怒族人民的幸福,也是脱贫攻坚战役的重大成果。这里的世居少数民族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现代科技,将地道名贵药材供给云南白药集团等现代企业,使终端产品销往国内外,把生态资源变成钱袋子,由此培育为巨大的生物产业和新的经济支柱。

  可以说,碧罗雪山的一枝花,不仅是怒族人民爱戴的鲜花,也是在脱贫攻坚之战中盛开的一朵奇花。

作者简介: 

  孔祥庚,云南省建水县人,笔名云根,研究员。早年从军务农任教,曾任中共云南省委副秘书长、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玉溪市委书记、玉溪军分区党委书记,云南省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代表。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云根诗词》三卷以及人物传记《理想的父亲》《朱德与云南》,非虚构文学著作《彩云绮梦·云南26个民族的伟大跨越》《五个石头的故事》等。

  相关阅读: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汉族篇:万里云南有“可渡”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彝族篇:小村寨的“城子”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白族篇:诺邓火腿与西班牙火腿的历史性决胜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哈尼族篇:当大地成为艺术的时候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傣族篇:守护最后的原始雨林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壮族篇:坝美的当代“世外桃源”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苗族篇:荒田村的“攻坚之战”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回族篇:神奇而不神秘的纳古镇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傈僳族篇:高黎贡山深处的“济世良方”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拉祜族篇:芦笙在世界吹响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佤族篇:翁丁寨的“蒙太奇”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纳西族篇:石头城的崛起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瑶族篇:瑶山的“升腾”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景颇族篇:大爱洒满南麻村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藏族篇:香格里拉的时代心声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布朗族篇:“茶叶王国”布朗山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布依族篇:旅游新秀腊者村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阿昌族篇:“倚天”赖有户撒刀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普米族篇:附子花开大羊场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蒙古族篇:一个高原民族的“变形计”

责任编辑:郭建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