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漫步于景色宜人的城市公园,你能走进外观时尚、内设雅静的智慧书屋,看一本好书;乡野田间,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馆、文化馆已然成为各地居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全新的文化地标、传递温暖的古朴小楼、跨越百年华丽变身的老建筑、各具特色的旅游小镇……这些遍布城市和乡村的公共文化空间,凭借“颜值+内涵”“传承+发展”,或融合传统文化的记忆,或加入旅游、服务等附加值,为人民群众构筑起一座座精神乐园。
近年来,云南各地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结合实际,创新公共文化空间,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探索扩大城乡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覆盖面,努力打造“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各地推荐的80个典型案例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公示,确定20个案例作为云南省2022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各具特色、各有侧重,集中展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美化、功能优化、服务优质、运行良好的实践探索和工作成效,为不断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和场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了有益经验。今天来看——德宏州瑞丽市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
位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畹町镇
是我国首个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为主题的纪念馆
馆内用1200余张历史照片、2000余件实物及5处情景再现等方式
展现了当年3200多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
在滇缅公路这条“抗战生命线”上抢运抗战物资的英勇事迹
丰富馆藏内容, 开展机工实物、文献档案史料、保护口述资料工作
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机工文物史料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综合运用多种形式, 采取“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
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陈列
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彰显爱国主义教育魅力
精心组织活动
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广泛开展缅怀祭扫、升国旗仪式和重温誓词等宣传教育
策划推出体验营、特色研学项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将其打造成激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和“亮丽风景线”
编辑:刘曦靓 郭建丽
设计:李青俊
文字综合自:云南发布、瑞丽市委统战部
【相关阅读】
云南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讲述春城的“诗与远方”
云南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理州鹤庆县旦墨书院:聆听“旭日初升,墨香留痕”的诗意
云南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普洱市茶马古城旅游小镇:领略茶马古道绚烂的“烟火气”
云南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昭通市绥江县“茧斋”智慧书房:体验独特的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