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漫步于景色宜人的城市公园,你能走进外观时尚、内设雅静的智慧书屋,看一本好书;乡野田间,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馆、文化馆已然成为各地居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全新的文化地标、传递温暖的古朴小楼、跨越百年华丽变身的老建筑、各具特色的旅游小镇……这些遍布城市和乡村的公共文化空间,凭借“颜值+内涵”“传承+发展”,或融合传统文化的记忆,或加入旅游、服务等附加值,为人民群众构筑起一座座精神乐园。
近年来,云南各地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结合实际,创新公共文化空间,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探索扩大城乡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覆盖面,努力打造“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各地推荐的80个典型案例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公示,确定20个案例作为云南省2022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各具特色、各有侧重,集中展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美化、功能优化、服务优质、运行良好的实践探索和工作成效,为不断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和场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了有益经验。今天来看——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
2019年
昆明首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建成
它位于昆明老街
三年过去了
这里已成为不少市民的热门打卡地
阅读、看戏、听讲座、看书展
……
总有一款能吸引他们的目光
在寸土寸金的昆明老街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面积不大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拥有游客驿站、文创空间、悦读小屋、文化茶吧
4个不同主题的聚合空间
游客驿站新增
“VR全景看云南、AR扫码识民族”等
科技体验旅游服务
文创空间接受民间文创高手、创造达人的
手工艺活动或布展
其间举办的
云南滇派硬翅风筝展、摄影展等
深受市民与游客喜爱
悦读小屋
集文化历史、地理地貌、户外运动
人文风情、旅游资源于一体
配备了5000余册书籍
还有自助借阅机
免费向读者开放
在文化茶吧及院内
每周固定的茶艺体验、传统花灯、滇剧表演等
轮番呈现
成为本地传统民间技艺爱好群体的
固定活动场所
公共文化空间的诞生与革新
提高了群众
享受丰富文化生活的“体验值”
编辑:郭建丽
设计:李青俊
文字综合自: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