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化 >> 正文
重构“纤维星空”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6日 05:57:53  来源: 人民日报

原标题:重构“纤维星空”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纤维。纤维,这一全球互通又各具特点的文化媒介,如今以全新的姿态与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参与着国际艺术版图的重构与更新。透过正在举办的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我们可以看到这片“纤维星空”凭借独特的文化属性,正在编织属于自己的璀璨图景。

当下,国际艺坛日新月异,随着新兴城市涌现和“全球南方”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那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材料、传统文化以及非遗工艺,成为艺术创作与策展的活化剂与灵感之源。在这场浪潮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开始关注纤维的丰富性,纷纷探索其独特的表达方式、空间、功能与价值。

纤维艺术由古老的编织技艺发展而来,通过编、织、结、缠、绕、印、绣、扎、染、粘贴、缝缀等综合技法,创作成软体或综合材料构成体,包括平面织物(壁挂)、立体织物(软雕塑)、日用工艺美术品等。20世纪后半叶,纤维艺术作为一个年轻的艺术门类,从古老的织物文化中脱颖而出。对这一软性材料的关注,是现代艺术倡导材料解放、抽象表现和空间建构的必然走向,也呼应了21世纪以来对可持续发展、自然与人工、地域文化的多元思考。

在中国,纤维艺术已走过40年的探索与实践历程。1987年,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选送的3件作品,登上了20世纪纤维艺术变革的重要国际舞台——瑞士“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成为中国现当代纤维艺术在世界艺坛的首秀。也正是这颗种子在西湖边萌芽生根,依托着“丝绸之府”的底蕴,延续着洛桑的艺术脉络,融入东方美学思考,在这片江南氤氲之地孕育出了当代纤维艺术的首批开拓者,杭州也渐渐成为全球纤维艺术交流对话的重镇。

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以“重构星空”为主题,既是对前四届的复观与总结,又是对今日全球艺术格局变动的真诚回应。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45位优秀艺术家,受邀共同在这座“丝织之城”中编织一个崭新的“文化天穹”,探讨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南方”文化艺术的未来走向。

展览现场,占地470平方米、高8米的巨型蕾丝艺术装置《缩地》(局部见图)如神来之笔,通过大胆的空间叙事赋予十二生肖意象以张力,下方的水面又将这些自由的“笔触”引至镜花水月般遥不可及。这件由艺术家、建筑师和110名杭州志愿者共同创作的白色织物,让每一位踏入展厅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强烈的视觉震撼,继而沉浸于纤维艺术构建的静谧宇宙中。此外,电子构建的东方纹饰、织锦包裹的艺术期刊、手工绗缝的龙龟图腾、数码编织的海域人潮等作品,不论是对织物材料的拓扑学思考、工业社会的生产线反思,还是对网络时代的AI互动、非遗工艺的活化创新,都以“纤维”为媒介,在展览中进行了多重感官的重构与讨论。

挖掘纤维艺术的多元潜能,是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一以贯之的学术追求。从2013年启动之时起,三年展就始终将纤维作为一种独特视角,试图探讨纤维艺术表达的多种可能、纤维材料的广阔空间,以及它所具有的AI无法取代的特质。我们相信,纤维艺术这一扎根深厚文化土壤又富有烟火气的艺术形式,其与大众的关系是深刻而细腻的,其未来是广袤而美好的。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许 嘉)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