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涵养“深”得下去的精神
【短评】
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靠的是什么?来新夏的书斋取名“邃谷”,人们从中或可得到启发。邃者,深也。做学问,唯有怀揣“深”得下去的精神,沉酣潜研,方能“得乎书而体乎道”。
这种精神,于教书育人也同样重要。正所谓,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师者这“一桶水”从何而来?来自深厚的学术造诣,来自“立足于勤,持之以韧,植根于博,专务乎精”的不懈坚持。
今天,治学常常与“项目”“评奖”“论文”绑定,育人也难免沾染些功利色彩。重温来新夏先生这种“深”得下去的治学理念和育人精神,对教育工作者大有裨益。
(作者:李晓)(李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