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国家数据局、云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云南省数据局会同省委网信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9个部门共同举办的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云南分赛颁奖仪式在昆明举行,省级有关部门、昆明市人民政府、各州(市)数据局、云南分赛支持单位负责同志、有关专家、获奖团队代表、部分企业代表等180余人参加颁奖仪式。
2025年云南分赛以“数据赋能 乘数而上”为主题,结合国家数据局要求和云南特色,精心设置了13个赛道共87个赛题,旨在挖掘数据要素在各行业领域创新应用的标杆案例,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乘数效应。大赛自5月12日启动以来,全省各界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参赛队伍达642支,参赛人数达2278人。经过初赛评审、技术验证、决赛路演、公示等,13个赛道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1名、优秀奖各3名,为行业创新数据应用提供了经验借鉴。
云南网联合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云南光华融合产业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云南大学等多个单位申报的《云南民族元素高质量数据集与服务应用平台项目》,凭借其创新的模式、领先的技术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文旅赛道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该项目是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耕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标杆性实践,依靠其先进性开展云南民族元素的数字化采集和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数字化提供了可复制的“云南样板”。
更加创新的数字化采集技术,实现文化遗产全息化存档
项目突破了传统采集的局限,构建了“全域覆盖、全维感知、全网融通”的数字采集体系,广泛应用3D扫描、动作捕捉、多光谱成像等先进技术,对民族服饰、纹样、舞蹈、音乐等元素进行高精度数字化采集,形成了涵盖高清图片、视频、3D模型、动作数据、数字音乐在内的高质量多模态数据集,实现了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全息化建档与永久性保存,为后续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石。
更加智能化的数据治理与知识构建,提供深度学术注解
项目核心的先进性在于构建了民族文化智能知识图谱系统。它并非简单的数据堆砌,而是通过应用数据治理、知识图谱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对多模态数据进行深度融合与解析。该系统能够清晰呈现民族技艺的传承脉络、地域分布特征和文化演化路径,将散落的民族元素转化为体系化、结构化的知识库,为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兼具权威性与深度的专业性学术注解和智能化分析工具。
更加多元的场景创新与产业转化,激活文化“活态”生命力
项目打造了集数据管理、内容生成、服务输出于一体的应用服务平台,极大拓展了文化数据的应用边界。通过数字技术与民族元素的深度融合,已成功孵化出数字智课、数字演艺、数字展厅等沉浸式场景,并创新应用多语种可交互数字人于文旅导览和文化推介中,有效促进了民族文化从“静态归档”向“活态利用”的关键转变,展现了其丰富的产业转化能力,全面提升了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智能化开发与市场化应用水平。
展望未来:服务全省,打造民族文化数字基座
此次获奖是对项目现阶段成果的充分肯定,更是其未来发展的新起点。项目团队表示,下一步平台将通过跨区域、跨层级、跨机构的平台构建,与相关文旅部门、单位进行联动,与各州(市)、县积极对接,完成省级、州(市)级、县级民族元素数据采集和高质量数据集构建,建立共享、共享生态体系,依托此次大赛成果,面向全省各州(市)、县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服务输出。利用项目的数据治理和知识图谱构建能力,帮助各地盘活、整合已有的文化资源数据,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民族元素资源库,开放平台能力与共创生态,通过提供标准化的数据工具包与开放接口(API),降低使用门槛,支持文博机构、文旅企业、创意团队等更方便地调用数据与服务,共同参与开发面向市场的创新应用,最终形成覆盖全省、共建共享的民族文化遗产数字保护与创新应用生态网络。通过该项目的全面推广,将为云南贯彻落实文化数字化战略、盘活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云南网记者 林云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