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化 >> 正文
达州高新区以非遗+文旅点燃夜间烟火丨不夜川渝·夜经济调研行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00:00:39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原标题:达州高新区以非遗+文旅点燃夜间烟火丨不夜川渝·夜经济调研行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

夜幕降临,达州高新区梨树坪湿地公园的灯光次第亮起,1600℃的铁水在匠人的击打中化作漫天金雨,与远处热气球的斑斓光影交相辉映。作为川渝夜经济协同发展布局中的川东北重要节点,达州高新区近年来依托生态资源与政策红利,将夜间经济打造成拉动消费、激活产业的重要引擎。从傍晚到深夜,梨树坪湿地公园旁的市集里,烧烤香、果茶香与音乐声交织,川渝游客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一幅鲜活的夜间消费图景正徐徐展开。

文化赋能:非遗市集点亮夜间消费图景

“变脸师傅的披风一甩,脸就变了三样!”在梨树坪非遗潮玩节的观众席上,来自重庆万州的游客杨先生举着手机记录川剧变脸表演的精彩瞬间。这场夜间文化盛宴,将川剧变脸、打铁花等12项非遗项目与潮流市集相结合,让千年技艺在夜市烟火中焕发新生。

夜幕下的非遗潮玩市集人头攒动,上百个摊位沿湖铺开。糖画艺人刘师傅的摊位前围满了孩子,他手中的糖勺在青石板上游走,转瞬就画出川渝方言造型的糖画。“现在夜市天天有生意,七夕当晚光糖画就卖了 300 多块。” 刘师傅的糖香与隔壁烧烤摊的烟火气交织,构成最地道的川渝夜味。

夜幕下的达州高新区

这种“传统 + 潮流”的创新形态,让非遗从文化符号转变为消费热点。“今年8月以来,我们连续开展第三届音乐啤酒节、梨树坪非遗狂欢节等活动,活动集聚商户40余家、吸引超50万人次现场打卡,抖音等线上平台播放量达2000万次,带动周边消费突破1500万元。” 达州高新区科技与产业发展局负责人陈卉艳告诉记者,活动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进一步繁荣了全市消费市场,释放了消费潜力,激活了夜间经济,增添了城市烟火气,显著拉动了区域消费活力与产业升级。

来自重庆开州的游客黄女士说:“刷到抖音上的活动视频,周末就过来了,既能逛湿地公园,还能吃到川味小吃,达州真的很安逸!”

政策驱动:政商协同激活区域夜经济引擎

在川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达州高新区精准把握夜间消费新趋势,通过政策扶持、场地优化与活动创新,系统性培育夜间经济生态。科技与产业发展局负责人陈卉艳介绍,管委会通过划设专属夜市区域、整合文旅资源等方式,为商户(尤其是非遗传承人及小微创业者)提供低门槛、高流量的经营环境。夜间活动显著扩大了周末及节假日的消费半径,不少重庆、南充等地的游客专程前来体验。

非遗潮玩节

市场的热烈响应,也从摊主芳芳的切身经历中得以印证。她的果茶摊,成了年轻人竞相打卡的“网红”地。“周末每晚卖出两百多杯很正常,夜市的集聚效应让我们小本经营也有了稳定客流。”芳芳笑着说,“以前天黑就收摊,现在越夜越忙、越忙越开心!”

文旅融合:多元体验塑造巴蜀夜生活样本

达州高新区的夜间实践,不仅注重经济数据的增长,更着眼于文化体验的深化与消费品质的提升。通过将非遗表演、传统手作与湿地生态、现代游憩项目有机融合,这里已逐渐成为川渝市民共享的“高品质夜生活目的地”。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女士感叹:“能一边逛湿地、看打铁花,一边带孩子画糖画、吃小吃,这种多元体验别处很难找到,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巴蜀文化的活力与烟火气。”

非遗节目表演

未来,达州高新区还计划进一步拓展夜间消费场景,引入更多文创互动、沉浸式演艺与智慧服务,持续优化游客体验与管理机制,让“夜游达州”成为川东北—渝东北夜间经济协同发展的亮丽名片。正如陈卉艳所言:“夜经济不只是灯光和摊位,更是城市魅力、文化自信与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我们希望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安逸’夜晚。”

(部分视频素材由达州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余开洋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