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活动即将在川渝同步举行
金秋九月,川渝大地将迎来一场彰显新时代文化自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全国性文艺盛事——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活动即将在四川和重庆盛大启幕。
这不仅是一场全国群众文艺最高荣誉的集中角逐,更是一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生动实践——除了群星奖启动仪式,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6个门类的终评,闭幕晚会等主题活动之外,还将同步推出群众文艺活动展、群星奖参评作品惠民演出等多元文化盛宴,更有“成渝地·巴蜀情”戏曲交流展演、巴蜀合唱季、天府百姓大舞台等彰显川渝文化特色、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特色活动联动,必将为川渝市民与游客奉上一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谱写新时代“文艺为人民”的华彩乐章。
川渝携手启盛事
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标杆、全国群众文艺领域的最高奖项,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备受瞩目。此次终评创新性在四川和重庆两地同时举行,就是深化川渝在文化领域深度融合的积极信号。四川成都作为群众合唱、音乐、戏剧三大类别的终评地,将迎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部及中华全国总工会推荐的88支队伍。这些优秀队伍源于基层,代表人民心声,承载着亿万群众的文艺梦想,是新时代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的鲜活注脚。
据悉,34支群众合唱队伍将于9月23日当天分为两场在成都城市音乐厅·音乐厅展开角逐;27支音乐类队伍则将于10月12日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歌剧厅献艺;戏剧类终评则于10月14日分三场精彩上演,当天成都城市音乐厅·歌剧厅将迎来来自全国27支戏剧队伍的精彩比拼。
在群星奖终评期间,群众文艺活动展将同步开展,全景式、立体化展现全国群众文艺发展丰硕成果与蓬勃生机。展览以“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为主题,集中展示来自公共服务司、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国家图书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四川省各市(州)推荐的92个群众文艺活动,总展区面积达4027㎡。这不仅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全国群众文艺工作经验的深度交流与互鉴,通过呈现各品牌活动的思路理念、特色亮点与社会效果,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群众文化工作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方面的卓越贡献,彰显新时代群众文艺的蓬勃活力。
群星惠民入基层
尤为可贵的是,群星奖始终坚守“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初心。终评后,参评作品将主动走出高雅殿堂,深情拥抱广袤基层,把精彩的文艺节目送到了老百姓身边。其中,9月24日,三组群众合唱队伍将分别前往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锦江区塔子山公园及德阳市经开区祁连山路小学,为市民与师生带来惠民演出;10月13日,两组音乐队伍将走进绵阳市涪城区绵州大剧院、雅安市名山区甘露坊;10月15日,四组戏剧队伍则会赴乐山市夹江县夹江剧场、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遂宁市安居区凤凰大剧院、资阳市雁江区三贤文化公园广场等场所。这些深入社区、公园、学校、乡村的惠民演出,是“艺术反哺人民”最直接、最温暖的体现,真正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优质群众文艺作品惠及更多基层群众,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让文化的光辉照亮寻常百姓家,以实际行动践行“艺术为民”的根本宗旨。
此外,系列植根巴蜀沃土、服务国家战略的川渝特色群众文化活动也将陆续登场。作为川渝文旅公共服务品牌项目——“成渝地·巴蜀情”川渝乐翻天戏曲交流展演将在四川群星大剧院举办,汇聚川渝曲艺精粹,展现两地人民共同的乐观基因与文化血脉;已连续举办多年的巴蜀合唱季,以和声之美为纽带,持续深化川渝文化认同,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深沉而持久的文化凝聚力;“巴蜀新视界”川渝视觉艺术系列展览则聚焦时代主题,以艺术视角记录乡村振兴壮阔图景,打破地域界限,推动两地艺术创作在交流互鉴中融合发展。11月,四川群星大剧院还将迎来“大地情深”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集中展示群星奖这一国家级平台遴选出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群众文艺精品,代表全国群众文艺创作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2025四川省“天府百姓大舞台”片区汇演将在德阳中江、绵阳平武等10个县(区)开展,着力挖掘乡土文化根脉,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让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与独特魅力。
从国家最高奖项的殿堂级评选到田间地头的零距离惠民,从川渝两地文化血脉的深度交融到广袤乡村文化活力的蓬勃释放,这场贯穿秋冬的群众文化盛宴,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狂欢,更是一次文化的深耕与精神的洗礼。它必将让艺术之花在巴蜀大地绚丽绽放,以文化之力赋能城乡发展,以文艺之光凝聚奋进力量,为四川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澎湃新动能,也为新时代中国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宝贵的“巴蜀经验”。(何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