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永远不缺爱读书的人(新语)
今天的人们还爱读书吗?
在2025上海书展乌镇分会场,人们用行动给出的答案是:读一本好书,与人分享书,依然是最受欢迎的生活方式之一。
8月15日至19日,首届乌镇阅读节在浙江桐乡乌镇西栅景区举办,以“大城小镇 悦心阅读”为主题,开放70多个阅读位供游客预约,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作家举办分享会,策划朗读会,放映露天电影。
漫步水乡的游客发现,在解决了“在哪儿读、读什么、和谁一起读”之后,不经意间,自己也成了爱读书的人——摇橹声中走过风雨廊,廊下就有阅读位,歇歇脚读本书;走进咖啡厅,一整面窗前绿意如瀑,桌上好书触手可及;走进蚌湾剧场,偶遇作家读者见面会,体会阅读连接你我的乐趣。
读书需要引领,读书也最需要融入日常。在浓厚的阅读氛围里,当脚步慢下来、当心静下来,人与书的相遇,成为再自然不过的事。上海牵手乌镇、书展走进景区,阅读节也成为观察书香社会建设的一个窗口,启发我们思考: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阅读服务?
阅读服务的出发点,不妨高一些。我们常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让更多人读好书,应该是阅读服务最朴素也最坚定的初衷。
阅读并不总是轻松的。在信息过载的当下,读一本厚厚的书,很多时候意味着拒绝诱惑、忍受枯燥、延迟满足,但读书的收获又是不可替代的:深度思考、认知升维、知识结构的完善而非信息的碎片化获取。一名嘉宾在阅读节上说,“要保护自己的阅读欲望”。信息不再匮乏,时间变得稀缺,无论是大型书展还是基层阅读推广,破圈的密码其实不复杂:给读者推荐有营养的书、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书。
阅读服务的着眼点,不妨泛一些。只要符合“读好书”的初衷,尽可能创新“阅读+”的形式,让好书触达最广泛的人群。
以书展为例,书展原本是图书交易和行业交流的平台,眼下也在转向广泛的文化生产,被称为“学习型城市的心跳”。2025上海书展的主题是“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书展走出主会场展厅,开设了包括特色书店、基层图书馆在内的分会场,甚至走到景区里。不拘一格、扩展服务,着眼点就在于让优质文化资源更好直达基层。
一个书展会落幕,而读书的氛围营造却是持久的、浸润的。地铁里、道路旁,普通人无处不在的读书身影,便是生活中永不落幕的书展,也是对今天的人们是否还爱读书最有力的回答。大城小镇,共享书香。相信在“流动的图书馆”里,永远不缺爱读书的人。(智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