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化 >> 正文
每一次演绎都是精神洗礼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 06:38:00  来源: 人民日报

原标题:每一次演绎都是精神洗礼(创作谈)

电视剧《浴血荣光》剧照 出品方供图

为何选用青年演员担纲重大革命历史角色?答案镌刻历史年轮:秋收起义队伍平均年龄不足25岁,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时29岁,毛泽东上井冈山时34岁。青春是那场革命最本真的底色,是理想主义炽热的燃烧。电视剧《浴血荣光》将镜头聚焦更多青年革命者:卢德铭(22岁牺牲),突围时“跟我上”的呐喊,是以身躯为战友筑起屏障;伍中豪(25岁任军长),遇伏浴血奋战,临终高呼“革命必胜”;陈树湘(29岁任师长),湘江血战,“断肠明志”,宁死不屈……

我在《浴血荣光》中,再次饰演伟人毛泽东。导演陈力要求我们塑造人物摒弃概念化、脸谱化,在历史的褶皱中寻找伟人饱含革命者特质的人性光辉。

历史记载他运筹帷幄的宏大场景,也留存他“帮乡民挖红双井”“开办农民夜校”的日常片段。这些浸透革命者真情的瞬间,共同构筑伟人与人民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根基。饰演过程也是潜入历史的学习。揣摩他面对亲人离散的痛楚,感受他与战士、老农席地而坐的平易,我深切体悟:其伟大情怀,源于对人间疾苦深切的共情与对人民力量坚定的信仰。

剧组扎根闽西革命老区8个月。我们赤脚踩进故地的泥泞,指尖抚过古田会议旧址斑驳的木桌,在这血泪浸透的土地上,在无数无名牺牲者的无声诉说中,体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剧中,裁缝林育才一家四代投身革命,母亲赶制军装彻夜不眠,儿子血染荒野……他们并非虚构角色,而是千千万万闽西人民的缩影,也是红色政权创立和巩固的根基。三湾改编,面对不足千人的疲惫之师,毛泽东同志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将革命理想播撒战士心田。长征路上,他们相信,只要依靠群众就一定能胜利。剧中有一幕,面黄肌瘦的老人将最后的口粮塞给红军。我饰演的毛泽东紧握那双布满老茧的手,郑重承诺:革命胜利了,等我们回来过大年。这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瞬间,每一次演绎都是精神洗礼,每一次靠近都是思想的淬火。

表演艺术的至高境界,非形貌逼真,而在于精神的贯通与灵魂的共振;演员的终极价值,在于做人民故事的忠实讲述者、历史长河的接棒人。《浴血荣光》热播,一位大学生的留言触动我:“原来伟人也会想家落泪。”这话语瞬间拉近历史巨人与当代青年的心灵距离。真正的信仰,是无数先行者以滚烫生命践行的无声誓约,其最磅礴的力量深植于对家国最深沉的爱与担当中。片场星火在记忆中闪烁,湘江涛声仿佛回响。我将怀揣敬畏,继续跋涉求索。(王仁君)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