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化 >> 正文
33亿元投资闹剧暴露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 06:25:20  来源: 广州日报

原标题:33亿元投资闹剧暴露了什么

“俄罗斯外籍院士、苏辙后人”苏文的身份持续遭到质疑。近日,澎湃新闻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正在走程序注销郏县东坡书院。此外,原计划投资33亿元的郏县东坡书院综合体建设项目已自动作废且当地未进行实质投入,未造成经济损失。

先复盘下这起荒诞剧情。据报道,2022年4月,自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苏辙后人”的苏文,与郏县政府签署了总投资33亿元的合作框架协议。然而,三年时间过去,其投资始终未能到位,项目最终“流产”。

更离谱的是,苏文这个“文化大咖”的头衔漏洞百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声明查无此人;自称苏辙后人,却连祖辈代数都说不清。面对质疑时,他轻描淡写地改口,“与总谱有点小差异”。就这样一个连基本身份都无法自洽的人物,却成为当地的“座上宾”。苏辙若泉下有知,看到自己的名号被“后人”如此滥用,不知会作何感想?

对于此次招投骗局,虽然郏县强调“未进行实质投入”,但这场闹剧的代价远超经济范畴,项目推进的时间成本、地方发展的机会成本、政府形象与声誉,这些隐性成本都不可小觑。而这个建设项目之所以能一路绿灯,与其说苏文骗术高明,倒不如说是当地有关部门在项目论证审核上严重失察。照理说,按照正常的招商引资流程,对于涉及33亿元的重大项目,以及苏文这样带有特殊头衔的投资人,相关部门不可避免要对其进行基本的背景与资质审核,以规避各种风险。比如,苏文外籍院士身份是否属实?其苏辙后人身份是否有可靠依据?其家底如何,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支撑项目落地?相关部门只要在作出决策前对其进行基本的背景调查,就不会让这个投资不菲且疑点颇多的项目进行下去。

“假院士”大行其道,招商引资引来“空头支票”,这种现象近年来时有所闻。透视一系列案例,不难发现一些共性逻辑。那就是个别地方在引进一些项目特别是大项目时,或是急于求发展,或是急于求政绩,失去了对骗子的辨别能力,被伪专家、伪名人牵着鼻子走。而事实上,越是缺少竞争优势的小县城,对于头衔众多的投资者、出资不菲的大项目,越要擦亮眼睛、理性招商。因为有太多的现实案例证明,“李鬼”往往都喜好扯数面大旗行骗,它瞄准的正是地方对大项目的渴求心理、官员对政绩的盲目冲动。

眼下,当地已发布通报承诺“认真反思、以此为戒”,但要说到做到,全面完善招商引资的核查机制与风险防控体系,从制度层面堵住漏洞,从根本上祛除名人崇拜、政绩冲动,才能防止下一个“苏文”出现。(付迎红)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