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龙虾串起文旅发展致富路
游客在吴光凤的农家乐品尝当地美味小龙虾 赵新梅 摄
盛夏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山邑村千亩湿地荷叶田田、荷影婆娑,吸引了各地游客慕名而来。他们不仅为赏荷,更是专程为姚关的美食而来,让姚关镇的夏日格外热闹。
在通往山邑村的主干道旁,有一家名叫 “小花桥农家乐”的餐馆,店内顾客盈门,热闹非凡。餐馆老板正在厨房炒菜,红色的小龙虾配着各种食材在锅里翻滚,四溢的鲜香令人垂涎。
“我家的小龙虾都是当天从荷田里捕捞上来的,非常新鲜。招牌酸辣味的和其他家都不一样,保证您吃一次就会想吃第二次。”老板自信地说。餐馆老板叫吴光凤,今年49岁,经营这个农家乐已经11年了,旁边还经营着一家小卖部,主营百货、香烟、土特产等。
2006年,吴光凤在通往山邑和姚关的主干道旁开了这个小卖部,卖点小百货。随着山邑野鸭湖湿地旅游的兴起,天天守着小卖部的吴光凤,看着往来游客被湿地风光吸引,更被时而飘出的龙虾香勾住脚步。她敏锐地意识到,这只红彤彤的小龙虾,或许正是连接“游客流量”与“经营增量”的关键。于是便在自家的小卖部旁搭起灶台,开起了“小花桥农家乐”。
为了吸引顾客,她还在菜品口味和服务质量上下足了功夫。“龙虾必须当天从荷田现捞,保证下锅时还张着钳;炒虾的辣椒得用本地糟辣子,带出独有的酸辣味。游客来这儿,图的就是湿地的清幽、龙虾的鲜甜、乡村的质朴,爱的就是这股‘乡土味’。”吴光凤说。
每年山邑村都会举办荷花节、龙虾节,山邑村人山人海,农家乐里剥虾的欢快、碰杯的畅饮、结账的热闹,成了吴光凤最熟悉的场景。柜台前,游客买完单顺手带些当地特产做伴手礼;餐桌旁,嗦着虾的客人喊着来瓶冰镇啤酒配香烟。餐饮与零售的客流像两条支流汇进“钱袋子”,让吴光凤真切尝到了文旅融合的甜头。
“以前守着小店卖东西,一天流水不过千元。现在游客多了,生意跟着龙虾节一起‘蹦跶’起来,一天就能卖上四五千元,多的时候到六千元。” 她算着账,眼里的笑意藏不住 。
“这些年,多亏了地方党委、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再加上烟草专卖局的指导和帮助,让我的生意越来越好。” 吴光凤笑着说。
如今,山邑湿地的荷花与小龙虾的鲜香,成了姚关镇旅游发展的“双名片”。吴光凤的农家乐里,菜单上的小龙虾始终是 “顶流”,柜台里的卷烟也跟着游客的脚步走向更远的地方。
从守着小店等客来,到乘着文旅热潮主动开拓,这只小龙虾不仅炒热了生意,更折射出乡村文旅的深层活力,“小花桥农家乐”正是万千乡村在文旅产业带动下,向着更红火的未来迈进的生动缩影。当自然风光勾住游客的脚步,特色产业留住游客的消费,普通小店也能在融合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烟火气里过上好日子。(冯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