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文韵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七彩文韵 >> 正文
七彩文韵|说“吃”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7日 11:13:00  来源: 云南网

  作者:孙敬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其中,生理需求是个体维持生存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比如,空气、水、食物、睡眠等。这些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的生存可能就会受到威胁。在这些基本需求中,在空气、水有保障的前提下,食物又显得尤其重要。有人说,民以食为天。也有人说,粮足天下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还有人说,人生就吃喝二字。这些言论言简意赅地道明了吃的重要性。千百年来,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个国家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劳动是吃饱肚子的前提。为吃饱饭而奋斗一直是人们不辞辛劳,忘我工作的原动力。不劳动者不得食;靠自己的双手吃饭,不吃嗟来之食,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臧健和、陶碧华的故事告诉我们,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养家糊口,做成事业。

  吃对于每一个人都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如何对待吃是每个人每天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令世人敬佩。深谙兵权的赵匡胤,用一杯酒,兵不血刃就夺回了兵权。一场鸿门宴差点让刘邦命丧酒桌。刘青山、张子善因为贪吃而成为反面典型。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个33岁的小伙子,一顿可以吃25个包子,体重778.7斤,为减肥,胃被切除70%。不少人因为管不住嘴而罹患“三高”,“三高”已经成为成年人的共患病,超重与肥胖早已超越审美范畴,成为我国当下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超重肥胖者挥之不去的梦魇。

  吃还是社交、交流情感的重要平台。农村人说,亲戚要经常走动。不走动,慢慢地就不亲了。走动的背后是吃。每年春节,人们不辞辛劳,千里迢迢回家过年,年夜饭是纽带。父母回馈久别的子女回家,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待朋友、联络感情同样离不开吃。

  吃还是那些心术不正,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腐蚀人的惯用手法。有的人身陷囹圄,身败名裂,追悔莫及,源头在最初吃了不该吃的饭。有的人因为能够跟某人吃饭而荣,有的人因为吃饭有人买单而荣,有的人因为能够出入高档饭店而荣,有的人因为能够吃到别人吃不到的东西而荣。吃被附加了许多不可告人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果腹,不再有纯真的亲情友情。一个“吃”字后面隐藏着看不见的“四风”问题,侵蚀着党的躯体,败坏了社会风气。正是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之后,面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中央决定从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抓起,制定中央八项规定。从有的人习以为常的迎来送往,请客送礼,吃吃喝喝等不正之风开始抓起,驰而不息整治“四风”,整治违规吃喝背后隐藏的政治问题、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深得党心民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如何才能吃得环保、吃得健康。养身、保健成了当下最时髦的话题。以养身、保健为噱头的方案、保健品汗牛充栋,鱼龙混杂,眼花缭乱,莫衷一是。有的人不贵的东西不吃,不是名牌不吃,有的人为了减肥不吃饭,有的人因为担心“三高”不吃肉,有的人为了长寿把药品当饭吃,换来的是更大的麻烦,更多的苦恼。殊不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才是正道。

  因各地土壤、光照、水等自然条件方面存在的差异,食物的种类、产量和品质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物产方面的差异衍生了口味的差异。盛产稻谷和鱼虾的地方,人们喜欢把大米当作主食,离不开水产品;盛产小麦的地方,人们喜欢把面食当作主食,盛产薯类的地方,人们喜欢把薯类当作主食。这就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北方有一句顺口溜:“好吃不过饺子,站着不如躺着”。北方人爱吃面食,他们面食做得好,那是妇孺皆知的事情。兰州的拉面,山东的大饼,东北的饺子,新疆的馕,都是闻名遐迩的美食。城市居民订购粮制度取消之前,按照规定,每月的订购粮都必须搭配一定数量的杂粮。一度时期,有面粉和面条可供选择,很多人都不要面粉,嫌面粉麻烦,不方便食用。1992年9月,有机会去深圳学习3个月,除了气候不适应之外,最难以适应的就是学校食堂的饭菜了。总是感觉到油水不够,菜不香,食之无味。为了解馋,有时候干脆打一碗净炒鸡蛋或是一份猪手来吃。结果是,鸡蛋是用植物油炒的,猪手是煮过之后烩出来的。吃起来一点也不香,不解馋。2023年8月,有机会去延安学习1周,食堂的当家菜是韭菜炒鸡蛋、各种面食和土豆制品。考虑到我们的口味需求,食堂每隔一两天都会上一次牛羊肉,但还是有不少年轻干部觉得伙食清淡,不解馋。2017年11月,有机会去了一次北欧5国,惊喜地发现,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酒店里,早餐竟然有面条,还配备了筷子。那是专门为中国人作的安排。很多跨国婚姻面临的一个坎就是饮食方面的差异。

  除了物产因素之外,人们的饮食习惯还跟气候、水的软硬、职业和年龄有密切的关系。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人们,有的喜欢吃辛辣味重的食物,有的喜欢吃清淡的东西。四川、重庆人喜欢吃又辣又麻又汤的火锅;川菜、湘菜都比较辣;滇南、滇西地区的人们喜欢吃小米辣,喝酒的人比较多。华东、华南地区的人们,口味都比较清淡。干重体力活的人、水比较硬的地方的人、年轻人喜欢吃油荤比较重的食物。水比较软、年纪大的人喜欢吃比较清淡的东西。小时候,一方面生活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一到吃饭的时候,见饭桌上没有肉,心里头就有一种滴血的感觉,非常不舒服。退休以后,以前根本看不上眼的瓜瓜豆豆、红薯、洋芋、青包谷成了最爱。

  每个人最初的口味都是一片空白,先到者为主,日积月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口味。符合自己口味和饮食习惯的就是最好的,就是美食。从这个角度来讲,美食没有统一标准。你一提到它就满口生津的东西,别人却可能难以下咽。正所谓“你的美食是我的毒药!”

  小时候,经常听家父讲:“什么东西最好吃?板凳脚最好吃!”他补充道:“肚子饿了的时候,连板凳脚都要翻起来啃!”经常走山的驴友都有一个体会,一是走山回来,差不多每一个人都特别能吃;二是糕点、水果、零食之类的东西,放在家里一直没人问津,带到山上去,都觉得非常好吃。参加工作以前,在农村,每年的3-4间,风高物燥,物资匮乏,中午下地干活回到家,饥肠辘辘,又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这个时候,舀几勺甜白酒,放上一点糖精,冲上一瓢冷水,用它泡冷包谷饭吃,清凉解暑充饥,可能是此时此刻最好的美食。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衣食无忧是本事,能吃能喝是福分,因吃而伤不值得。

责任编辑:郭建丽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