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艺精品 >> 正文
国家自然博物馆190件展品揭秘达·芬奇多面人生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5日 08:52:58  来源: 千龙网

原标题:国家自然博物馆190件展品揭秘达·芬奇多面人生

《老妇人的脸》真迹

复原版手稿《大西洋古抄本》

意大利达·芬奇研究院院长马里奥·塔代伊(Mario Taddei)为观众讲解《三博士来朝》

“时空和鸣——解密达·芬奇的艺术科技与自然韵律”展览今日(5日)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幕,明天将对公众开放。包括达·芬奇作品真迹、手稿设计还原实物等在内的约190件展品,带领观众走近复杂多面的达·芬奇。

展厅中,达·芬奇作品《老妇人的脸》独享一个展柜,这也是展品中唯一的真迹。这份手稿残片创作于1490年至1510年间,是达·芬奇用金属尖笔与棕褐色墨水在直纹纸上勾画而成。手稿残片中的线条采用从右下至左上的斜向排线风格,是达·芬奇作品的典型标志。有趣的是,这份手稿是收藏家在1651年版《绘画论》的暗袋中发现的。

达·芬奇未能完成的巨幅画作《三博士来朝》藏着秘密:整幅构图中,只有右下角的一位青年没有望向画面中心,这位青年被普遍认为是达·芬奇的自画像。据介绍,这种艺术家本人入画的创作方式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传统。展览采用数字重建与修复技术,通过增补笔触等方式,试图为观众还原作品最初的面貌。以该画像为基础,参考了据说以达·芬奇为模特的《大卫》雕塑,展览重建《青年时期的达·芬奇》画作,让观众得以一睹达·芬奇年轻时的容貌。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传世佳作的数字重建复制品也被搬进展厅。虽是复制品,但还原度很高。比如,《蒙娜丽莎》的数字修复历经50余道工序,睫毛、肌肤等微观细节也参照历史记载,进行了精修和高度还原。

一件件根据手稿还原的实物展现了达·芬奇“发明家”的一面,他的机械发明中,蕴含的很多理念与现代先进技术一致:环形飞行船能借强风之势远翔,堪称最早的“热气球”;独特的立方体装置被视为现代三维打印机的雏形,可用于雕像复制与三维雕刻创作;人型发条机器人则创造性地利用了水力驱动……

国家自然博物馆此次特别挑选了约70件精美标本,涵盖动物、植物、古生物和岩石矿物等,每一件标本都与达·芬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展览策划部主任苗雨雁举例,蝴蝶、蜻蜓和蝙蝠等具有飞行能力的动物,经常出现在达·芬奇手稿中,他从工程学角度研究它们翅膀的运动方式,获取飞行器设计的灵感。本次展览为收费特展,将展出至10月19日。(程功 牛伟坤)

责任编辑:翟芯冉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