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艺精品 >> 正文
“格桑花儿”的礼物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3日 13:38:21  来源: 云南政协报

原标题:文苑热土|“格桑花儿”的礼物

2012年5月,我出差时偶然认识了一位姓阳的姑娘,她说自己以前来旅游时,看到当地藏族牧民带着年幼的孩子放牧,便想着在这儿办所幼儿园。后来,女孩的想法真的实现了,她给幼儿园取名叫“向阳幼儿园”,招收了一百多个孩子。听闻女孩的壮举,我不禁肃然起敬,分别时跟她要了电话号码,说儿童节要带着礼物,与同事一起去陪“格桑花儿”过节……

六月一日早上,我打电话给阳老师,告诉她上午我们要过去看望孩子们。得知我们的来访,阳老师非常意外,她跟我说“六一”本是要放假的,但牧民们这段时间要上山挖虫草,不方便照顾孩子,所以她和老师们决定不休息。半小时后,当我们提着几大袋玩具和文具走进幼儿园时,阳老师带着一个班的师生,正在操场上列队相迎,三位老师手捧哈达,一边说着“扎西德勒”,一边给我们戴上。孩子们见到陌生人,憨厚的脸上虽有些腼腆,高兴的劲儿却藏匿不住。来到孩子们中间,阳老师开始给我们介绍起来,她抚摸着一个男孩的头,说他叫贡嘎,是附近麦尔玛乡的,姐姐在县中学读初一,爸爸每天都过来接他回家;那个女孩叫央宗,是求吉玛乡的,由于比较偏远,爸爸周末才来接她,平时和我们住在幼儿园里……

随即,我们和孩子们来到教室,老师们早已用彩色的气球和高原的野花,布置好了温馨的氛围。阳老师走上讲台,动情地对孩子们说:“今天这几位叔叔来和我们一起过儿童节,还带来了很多的礼物,老师有个提议,大家用叔叔们送的彩笔,画出最美的格桑花送给他们,好不好?”高原上的娃们远没有大城市的孩子活跃,但却有着更加真挚朴实的情感。接过老师们发的纸笔,孩子们有的在认真思考,有的在轻声讨论,每个人都在心里描绘着自己的花儿,他们不忍轻易下笔,生怕送给叔叔们的礼物会有瑕疵,稚嫩的脸上写着凝重。来到那个叫央宗的女孩身边,看着她埋头专心画画的样子,普通却不失典雅,平淡却不失清新,我的心里忽然一震:这不正是一朵默默盛放在高原的格桑花吗?当央宗画完最后一片花瓣,其他孩子的画作亦已完成。

收好了画,阳老师邀请我和同事们走上讲台,去接收孩子们的礼物。看着画里五彩斑斓的格桑花儿,我的心里满是感动。我知道,格桑花其实并非只是一种花,而是高原上各种杂色野花的通称,它们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从孕育到开花都要直面恶劣的环境,却从不屈服,越是苦寒,开得越是鲜艳。今天,我们来看望的孩子们,他们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不畏艰难,不惧风霜,正如这画中的格桑花,虽未绽放在城市的花园,却同样有着花儿的芬芳,一样有春天,一样有未来!

十多年过去了,儿童节画格桑花的孩子们,如今早已长大,他们送我的那些画儿也有些泛黄,但我却依旧把它们当宝一样珍藏着。在别人眼里,这些画或许只是儿童的涂鸦,没有什么价值,但在我的心里,它们却承载着一段记忆,蕴藏着一种精神,让人永远念念不忘……(陈辉)

责任编辑:庄园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