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长江剧场、美琪大戏院升级归来 老剧场如何焕新颜
美琪大戏院经历十个月的升级改造后即将新装启幕 记者 叶辰亮 摄
昨天,上海长江剧场打造的“城市文艺微游”首发团启动,揭开这家百年剧场焕新升级的序幕。30位市民游客手持专属路线明信片,从上海评弹团一路漫步到长江剧场,在脚步与故事中,聆听申城独有的文化记忆,感受海派艺术的时代新声。
在距此1.6公里的江宁路上,84岁的美琪大戏院在经历了10个月的升级改造之后即将新装启幕。开幕大戏、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SIX》的巨幅海报已经登上戏院的外墙。
近年来,海内外顶级剧目频频来沪,并以上海为首演首秀首选地,对演出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江剧场、美琪大戏院等拥有丰厚历史底蕴的老剧场焕新升级,掀起文旅商融合热潮,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加立体、多元、沉浸式的消费新体验。
重塑剧场功能
昨天,始建于1923年的长江剧场开启全新篇章,由单一演艺空间向“观演-体验-消费”一体化文旅商综合空间转型升级。“逛魔都、在长江、看好戏”,剧场门头上方的横幅以极简单的词语,点出了此次焕新归来的核心关键。
“长江剧场位于‘城市心脏’的人民广场核心区域,寸土寸金。在文旅商融合背景下,我们对有限的艺术空间进行了深度再造,赋予其更丰富多元的功能。”上海宛平剧院和长江剧场总经理夏天介绍,以前剧场一楼是迎宾区,如今这里面貌焕然一新,橙色、深色胡桃木与暗红色交错,复刻Art Deco风格的几何装饰线条,搭配百老汇标志性的霓虹灯管,营造戏剧化光影效果。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创产品、潮流时尚品的展示销售,打造文化与日间经济交织的新场域。
“这次升级改造之后,长江剧场进一步打开‘白天的大门’。”夏天透露,剧场计划联动周边商家,推出一系列文旅商融合项目。“在剧场对面,国际饭店的蝴蝶酥鼎鼎大名,天天排长队。我们正在探讨合作,让观众预先登记购买,等看完戏还可以带一包蝴蝶酥回家。”剧场工作人员还开启了日间直播间,与网友聊文创、谈生活、讲艺术,赋予百年剧场前所未有的年轻化体验。
打造观演套餐
焕新归来,长江剧场的内容策划全线升级,推出“海派声韵”“海派喜剧”“歌咏百年工运”“艺术美育”等系列演出,全方位演绎海派艺术的多元魅力。昨日,“海派声韵”系列演出——《吴语潮音演唱会》率先亮相,呈现评弹与沪剧同台的新貌。演出打破传统剧场形态,设置“八仙桌+新中式靠椅”的观演场景,还引入了蝴蝶酥等特色点心,为观众提供别样的沉浸式体验。
紧接着,环境式越剧《红楼梦》将在长江剧场驻演。该剧由上海越剧院演员俞果、陆志艳主演,通过四面投影技术,打造270度环绕式演出布局,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大观园”之中。
相比传统剧场,改造升级后的长江剧场更像是一个“文化源点”。利用周边的文化旅游资源,长江剧场为市民游客打造了“黄河路怀旧经典”“城市文艺微游”“革命记忆走廊”“戏曲研学”等城市漫游路线,将剧场周边的景点、文化地标串联在一起,与系列演出、展览、互动体验有机融合,形成立体化的文旅商体验系统。游客不仅可以在剧场享受精彩的演出,还能在城市漫游中,感受上海的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
升级舞台技术
位于江宁路66号的上海美琪大戏院建于1941年,由著名建筑师范文照设计,定名“美琪”,取其“美轮美奂,琪玉无瑕”之意。作为上海首轮放映西片的影剧院,上海美琪大戏院曾被冠以“亚洲第一”,是上海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梅兰芳、乌兰诺娃等大师,都先后在此登台演出经典。
2024年7月7日,上海美琪大戏院宣布暂停营业,进行技术升级,包括调整更新舞台吊杆、舞台结构承重与乐池等,以及后台布局的调整。5月21日,美琪大戏院将以更完善的舞台、更好的观演环境归来。根据最新发布的“启”演出季,史诗音乐剧《南孔》、爱唱歌的罗小罗2025夏季音乐会、黄梅戏《女驸马》、上海轻音乐团红色经典音乐会《集结号》、北京曲剧《茶馆》、音乐剧《白夜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将相继登场。戏院还将与周边商家展开丰富的联动活动,以“票根经济”助力文旅商体展融合,为“演艺大世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记者 宣晶 见习记者 臧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