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文韵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七彩文韵 >> 正文
云南35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非遗传承再添新动力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0日 11:31:00  来源: 云南网

  2025年3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揭晓全国942名入选者名单。云南省表现亮眼,张玉英、罗英、虾其仙、肯玉珍、罗文军、三宝、马玉林等35人成功入选,位列全国第十一位,这一成果为云南非遗保护传承事业注入新活力。

  这35位传承人来自13个民族,涉及9大非遗类别。在民间文学领域,张玉英、罗英、虾其仙分别传承彝族的《阿诗玛》《梅葛》《阿细先基》,这些作品凝聚着彝族人民的智慧与历史记忆;传统音乐方面,肯玉珍、罗文军致力于独龙族民歌和阿数瑟的传承,让独特的民族旋律得以延续。传统舞蹈类,三宝、马玉林、柳学光、郭建荣、李建光、岩翁(张飞)、波益四、赛丙8位传承人展现了热巴舞、彝族花鼓舞、彝族打歌、铓鼓舞、水鼓舞、怒族达比亚舞、傣族白象、马鹿舞等多样的民族舞蹈魅力;传统戏剧类,王志军、金保、张杰兴分别为壮剧、傣剧、白族吹吹腔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曲艺类的张亚辉、杨正华(杨振华)传承大本曲;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的李少春、木天光守护着打陀螺传统活动。传统技艺类,和玉新、金小页、袁应德、李兴昌、陈国风、娜汉、谭志平、李国伟、杨腊三传承涵盖了傣族与纳西族手工造纸、建水紫陶烧制、普洱茶制作、黑茶制作、佤族织锦、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云南围棋子制作、德昂族酸茶制作等多种技艺,凸显云南传统手工艺的高超水准;传统医药类的雨觉传承藏医骨伤疗法;民俗类的蔡荣礼、何应贵、姜伍发、和桂生、八才三则守护着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石宝山歌会、三多节、阔时节等特色民俗活动。

  从分布区域上看,35位传承人分布于云南13个州(市),大理州有郭建荣、张杰兴、张亚辉、杨正华(杨振华)、陈国风、姜伍发6名传承人入选;德宏州有金保、杨腊三、蔡荣礼、岩翁(张飞),迪庆州有三宝、马玉林、雨觉、和玉新等4名传承人入选;红河州有虾其仙、李建光、袁应德,怒江州有肯玉珍、波益四、八才三,楚雄州有罗英、何应贵、木天光,临沧市有罗文军、金小页、赛丙,普洱市有李兴昌、娜汉、李少春等3名传承人入选;丽江市有谭志平、和桂生等2名传承人入选;昆明市有张玉英、玉溪市有柳学光、文山州有王志军、保山市有李国伟等1名传承人入选。

  此次评选工作自2022年5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申报通知启动,历时3年。从入选数据来看,云南非遗传承有亮点也有挑战。在传统舞蹈类,云南以8人入选、占全国该类别10%的成绩,展现出显著优势。云南民族众多,各民族传统舞蹈风格各异,热巴舞、彝族花鼓舞等不仅文化内涵丰富,群众基础也十分广泛,传承形势向好。民间文学类和民俗类入选人数占比均达7%,其中包含大量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项目,但在影响力拓展上仍有提升空间。传统技艺类云南有9人入选,占全国5%,建水紫陶烧制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等凭借精湛工艺,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竞争力较强。与其他优势省份相比,我省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音乐和传统戏剧类项目及传承人内涵挖掘还大有潜力可挖。

  截至目前,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总数达160名,与河南省并列全国第7,涵盖10大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此次入选的传承人老中青三代皆有,形成了良好的传承梯队,为云南非遗事业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云南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云南网通讯员 赵颖

责任编辑:毕静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