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8日,由云南、广西、黑龙江三省(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万里边疆国旗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边境故事联合巡访”活动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深入河口瑶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城乡一线,用眼睛去观察、以笔尖去记录,充分领略祖国南疆边境线上的壮美风景,聆听党政军警民世代齐心戍边的动人故事,共同见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切身感受新时代守边固边和兴边富民建设成果。
在河口县河口镇,巡访团沿着蜿蜒的滇越铁路走进八条半小组,只见米黄色小楼整齐划一,倚河而建的休闲泳池波光粼粼,米轨旁的黄色墙壁上,一幅幅滇越铁路国内段沿线车站的历史画面映入眼帘。巡访团成员深入了解河口县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情况,亲身体验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一个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逐渐展现眼前。
“非常荣幸能够跟随寻访活动的脚步来到河口,特别是来到八条半小组,让我看到了一个如此美丽的边境村落,心里十分震撼。这里和我们黑龙江的边塞风光截然不同。”黑龙江日报记者杜清玉感叹道。
在河口公路口岸南溪河联检大楼,巡访团成员亲身体验了便捷的通关流程,在边境线上驻足欣赏南溪河沿岸的旖旎风光,感受浓郁的异域风情。一侧的中越铁路大桥上,从越南缓缓驶入中国的米轨火车引发阵阵惊叹,大家纷纷掏出相机、手机记录下这一中越贸易往来的生动场景。
“看到崭新的南溪河联检大楼和高效的通关效率,我非常自豪。”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马程坦言:“作为一名记者,记录时代变迁和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我也会一如既往地将镜头对准基层,聚焦云岭大地,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在河口,巡访团还与当地群众共同开展边境幸福村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其中既有当地特色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也有巡访团成员的助兴歌曲演唱,气氛热烈和谐。巡访团还来到河口起义纪念馆,参观珍贵的历史文物,详细了解每一件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
“参观了河口口岸和河口起义纪念馆后,我对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广西民族大学大三学生徐礼强说。
在金平县,巡访团到访的第一站选在了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
2015年4月,时值中国与赤道几内亚建交45周年之际,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代表赤道几内亚政府捐赠490万元人民币,用于金平县第一小学的教学楼建设。为纪念中国与赤道几内亚的兄弟情谊,中方将金平县第一小学更名为“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今年5月,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师生与来华访问的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进行了视频连线。9月,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亮相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为连接中非友谊的重要桥梁。
在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巡访团参观了学校“红、和、蝶、韵”四个展馆,了解学校对外交流和国防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欣赏了“彩蝶合唱团”演绎的极具金平民族特色歌曲《阿密策》《金子河畔》。3名巡访团成员与学生共同分享红色故事和守边护边故事,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生动讲述,深深地感染着现场每一位师生……
在金平县边境线上的幸福村——金水河镇隔界村,巡访团与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开展联合巡边、描红界碑活动,聆听英雄十姊妹的感人故事。
隔界村边境线长7公里,因与越南莱州省封土县会笼乡马鹿塘村、波多村仅一河之隔而得名,生活在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肩负着守边护边兴边的光荣使命。巡访团成员与普玉忠、黎琼等边民和联防所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情况和边民的日常工作生活情况,探寻各族人民世代扎根边疆,积极参与守边固边兴边的动人故事。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此次边境故事联合巡访活动举办意义重大。”巡访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联合巡访活动,深入了解了新时代云南人民兴边富民的生动故事,充分领略了边疆文化、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与魅力,进一步增强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与全民国防观念,将通过媒体报道和精彩讲述,讴歌情系国防、献身国防的先进典型,讲述爱国戍边、兴边富民的动人故事,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良好氛围。
云南网记者 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