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媒体联动 >> 正文
首页 | 邮箱    
节庆云南|立冬:只要我们心底丰盈,生活将会永远温暖如春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8日 06:30:00  来源:云南网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愁已立冬。” 岁月变幻无声无息,当秋意尚未散尽,盛情的冬日已款款而来。

大批红嘴鸥抵昆 游云南 供图
大批红嘴鸥抵昆 游云南 供图

  《孝经纬》曰:“霜降后十五日,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其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云:“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说文解字》记载,“冬,四时尽也”,意思就是四个时令的终结。篆文的冬字上面是“终”,下面是“冻”,因冻藏而终。在古人的思维里,入冬后阳气潜藏于下,听任阴气在地表肆虐,只是安静的生养滋长,一岁终而一岁始。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时节,草木凋零、动物蛰伏,万物都趋于休止,开始养精蓄锐,为春季的勃发做储备。

迪庆深秋美景
滇池南岸国家湿地公园
滇池南岸国家湿地公园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并称“四立”,宣示万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长,在秋天收获,在冬天休藏。从立冬开始,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为来年春天的勃发蓄能积势。

  在我国古代,立冬被看作一个重要的节日。《四民月令》中记载有云,“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古人会在这天一如年节般往来庆贺。据《清嘉录》记载,清代之时,每逢立冬,士大夫会在家中拜贺尊长并出门相互拜谒,男女老少都会换上新衣,互相作揖行礼,称之为“拜冬”。

  “立冬”时节,北方已是寒风呼啸,但在南方,却会呈现出阳春三月的温暖天气,俗称“小阳春”。每年的这个时候,“避寒”就成了全国人民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而在历次的“全国十大避寒城市”评选中,云南总能占据半壁江山,被网友戏称“你在北方裹着貂,我在云南露着腰”。

  立冬不仅拉开了冬天的序幕,也勾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感慨和诗情,更有一番别样的韵味: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是“诗仙”李白的舒适惬意和慵懒自得;“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是陆游在困苦生活中的欣然与豁达;“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是宋代陆文圭笔下秋末冬初的黄花落叶之美;“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是宋代仇远画中的南国立冬;“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亦是宋代范成大对时间的感怀。

  当绚烂无比的秋在留下收获后转身而去,面对渐起的冰霜,人们满怀丰收的喜悦,换上冬衣,以坚韧饱满的姿态迎接浪漫的冬日。

红河州开远市乐白道街道三转弯村的冬樱花 李岚卿 摄
红嘴鸥如约而至 晋宁融媒
捞渔河湿地公园 赵普凡 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冬季万物凋敝,来年的生产尚未开展,古人早早地做好藏纳食物的准备,以渡过不事农事的漫长冬日。陆游在其《书壁》中云:“炊粟犹支日,藏蔬可御冬。”于石《次韵天民有年》中亦述:“三时足勤苦,真乐在冬藏。”以及苏辙的“秋成粟满仓,冬藏雪盈尺”等,形象地说明了古人冬藏乐在其中的生活智慧。

  冬天,大地卸去了盛装,以素颜示人,让人们体验着繁华褪尽的安静与简约。当自然界收敛了锋芒,也使我们对于岁月沧桑有了更深刻的感触,我们也要在向内寻找的过程中,囤筑起更加殷实的心灵仓房。

落雪纷飞的梦幻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朔风起,万物藏,漫长的冬季看似寂寥,平和闲暇的日子,恰好可以整理思绪,沉淀时光。有人曾说,漫长的冬季,寂静了,也清闲了,或许是造就思想和思想家的好季节。

  雪莱问:“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时光飞逝,季节轮转,我们无法苛求时时阳光明媚,何不在悠长的冬日里,蓄积能量,牢牢扎根,只为下一次的绽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春迎寒而立,相拥冬阳,只要我们心底丰盈,生活将会永远温暖,如勤奋不懈的你终会遇见生活中最美的瞬间。

  春天播种希望,夏天挥洒汗水,愿你秋天未完的心事,在这个冬天都会实现。

 
 
立冬习俗

  吃饺子

  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代人延续着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好吃不过饺子”,在秋冬之交,饺子当然是最不可少的美食了。

  贺冬

  也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节庆云南》:每一次相逢,都是心飞神怡的小确幸

指导: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主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协办:各州市宣传部 各州市文旅局

承办:云南网

监制:和爱红 杨洪文

策划:锁华媛

统筹:杨之辉 林云冬 罗蓉婵 何沐 曹璐 唐丽娜 张碧玉 郭凯 李星佺

本期文案:杨之辉

图片编辑:曹路遥

海报制作:解舒然

视频制作:孙志杰

素材:丽江市委宣传部、大理州委宣传部、迪庆州委宣传部、红河州委宣传部、保山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刘曦靓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