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艺精品 >> 正文
上海戏剧学院:培养数字艺术人才 推动数字演艺软实力提升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7日 04:50:26  来源: 光明日报

原标题:上海戏剧学院:培养数字艺术人才 推动数字演艺软实力提升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艺术学府之一,上海戏剧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办人民满意的艺术教育,始终不忘“出人才、出作品、出思想、出模式”教学传统。秉承“至善至美”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品德优、基础厚、专业精、实践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以文化传承与创新、艺术与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为重要使命,服务于我国重大战略与区域文化发展需求,致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著名的高等艺术院校。

坚定守正创新

完善育人方案

学院注重固本培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思考守正创新中“正”与“新”的辩证关系,紧跟文化强国战略,全面完善育人工作与方案,推动人才培育与社会服务有效统一。

积极开展新文科建设,培养数字化艺术专业人才,为国家文化艺术数字化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加强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等上海市首批Ⅰ类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背景下,在新机遇与新挑战中积极探索,更新人才选拔、培育、出口等机制与思路,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持续创新精神与专业素养的新型艺术人才,服务国家、部队和各省市专业剧团与文化演艺机构。不断加强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切实推进教育部首届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构建中国戏剧表导演学派及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与现代信息数字技术创新融合,开拓创新课程《虚拟剧场导演创作》,构建中国学派的表导演理论体系,培养爱国家、爱民族的新时代数字化艺术人才。

基于成果导向(OBE)的教育模式,学院积极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符合社会需求、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完善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明确培养目标并系统组织教学。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培养机制,为拓宽学生对艺术学研究的理解,与校内外优秀学术团队共建精品课程《数字时代的艺术学研究:从理论到方法》,全面审视新时代背景下的艺术学研究体系。深化艺术管理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教学模式改革,学院与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联合开展舞台技术制作方向与歌剧制作方向的专业,与上海理工大学签约共建“两院三中心”,促进新艺科与新工科的结合,以产学融合模式为文化艺术紧缺领域储备技术制作人才。

强化科研平台建设

推行科研扶持政策

学院立足地域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强化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助力科研提升。积极开展科研项目扶持行动,释放科研对数字演艺领域的引领作用。

搭建交流平台,扎根本土、放眼全球,占领相关领域学术高地。加快国际化进程,实行多样化论坛模式。学院成功举办国际舞美大师论坛、新媒体演艺创新国际专家工作坊、联合国全球创意产业研讨会、国际导演大师班等大型高端国际活动。设有“上海市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舞台综合教学示范中心”“新媒体智能灯光实验室”“新视觉舞台空间实验室”等实训平台,提高师生在智能语境下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能力,发挥艺术高等院校专业标杆的作用。

推行科研扶持政策,促进成果转化,夯实学科建设基础。学院为贯彻落实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的相关精神,优化科研孵化机制,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为三大核心资助范围,同时支持国家战略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战略发展、重大引领价值冷门学科等的特色研究。突出科艺融合引领下的学科建设,运用创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促进探索新艺科研究,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助推上海建设亚洲演艺之都,为未来全国文娱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生命力。

加强一流专业建设

推动数字演艺人才培养

学院秉承建设国际一流艺术院校的教育理念,重点加强国家级与省部级一流专业建设,与世界知名展演平台合作,为师生作品提供孵化机制,为数字演艺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积极响应教育部“双万计划”,提升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等7个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公关项目”“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实施高等教育人才揽蓄计划、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大电影孵化计划、优秀剧目扶持计划等,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指引。

依托虚实融合的国际展示平台,增加师生原创精品的知名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积极参与中国舞台美术展、上海数字艺术国际博览会、布拉格舞台美术展等国际化高水平展览。与上海市教委文教结合项目“中国传统艺术与数字媒体展演集成创新工作室”合作共建“舞台设计作品在线博物馆”,在学院实景空间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历届的创意作品提供可持续的收藏平台,提升作品的传播性和专业的美誉度,为传统经典的教学模式与成果探索虚实相融的展现方式,数字化拓展培养高端艺术人才的文化艺术高地。

(作者:陈如华)(陈如华)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