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艺精品 >> 正文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视频|仓颉文化博物馆馆长解密“仓颉造字”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3日 09:40:19  来源: 光明网

原标题:【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视频|仓颉文化博物馆馆长解密“仓颉造字”那些事

文字是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展现了中国先人的智慧。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有始于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汉字神赐的“河图洛书”说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仓颉造字说。

在上古传说中,仓颉是轩辕黄帝的记事史官,他创造了文字,被尊称为“字圣”。他所创造的文字,结束了远古结绳记事的历史,开辟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先河。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仓颉文化博物馆馆长付亮亮介绍,汉字的起源,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了仓颉造字说。相传仓颉仰观天象,俯看龟纹,受山川地貌、鸟兽之迹的启发,“依类象形”,创造出了最早的象形文字。从仓颉造字开始,人们告别了“结绳记事”“符号表意”的简单文字时代。

“当时文字还没有真正形成,人们相互交往或征战等大的事件,都需要一个记录形式来记载历史事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创造了结绳记事的办法,但是时间一长,看到这些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绳结,都不知道代表着什么历史事件。所以,皇帝就命身边的史官仓颉周游全国各地创造文字。”付亮亮说。

仓颉对一些符号、图画搜集整理,固定其形状、统一其笔画、规范其书写、确定其意义;并将每个字的写法、意思、读音积极倡导普及,渐渐使所造汉字被更多人使用。仓颉之后,人们受他造字的启发,在“象形”的基础上,又发明了“形声”“指事”“会意”三种造字方法,衍生出“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这六种方法合称“汉字六书”。

史官遗址——仓颉陵在濮阳市南乐县梁村乡史官村(原名吴村)西侧,与仓颉庙西东相望,是一个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存。陵前翁仲,石狮俱存,并建有石坊,上书“仓颉”二字。该遗址于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我国文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类中华文化典籍和科技发展的精髓,都离不开汉字的功劳。近年来,濮阳市南乐县不断丰富仓颉文化内涵,运营数字技术对仓颉文化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等进行数字化保护展示,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更多人了解,爱上汉字文化。“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仓颉文化博物馆,感悟文字魅力和仓颉造字的文化传承。”付亮亮说。

策划:李政葳 撰文:雷渺鑫 制作:曾震宇

[ 责编:孔繁鑫 ]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