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列表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要闻列表 >> 正文
生态文学 云南行|在云南,总有一种景致让人忘不了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6日 20:18:45  来源: 生态环境部

  秋日赴彩云之南采风,是个好时节。没想到,遭遇连日降雨,气温骤降至13摄氏度左右。但我们的兴致并没有因此“打折扣”,在小雨中开始了步履匆匆的走访。

一端是滇池 一端是情怀

  感受滇池,从位于滇池北岸宝象河入湖口的宝丰湿地开始。

  走在风景秀美、布满碎木屑的湿地小路上,我一边呼吸着据说散发着种有石龙芮、水芹菜、云南鼠尾草、滇水金凤、风车草等100多种植物的气息,一边欣赏着水阔天阔的空间里,苇丛中红嘴鸥、渔鸥、白鹭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鸟儿们,展翅在水面上飞翔的身影。

  我的父亲50多年前因支援三线建设在昆明工作过几年。在他的眼中,当年的昆明简直就是一幅画,仅那郁郁葱葱、一片又一片的绿树花草,一直茂盛在他如今八十多岁的记忆中,久开不衰。

  现场,昆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雄彬给我们介绍宝丰湿地以生态环境复育为核心、以水质净化为基础所做的工作。

  “选择适合滇池周边环境条件的生态群落配置,去除入侵物种等生物因子及人为干扰因子,形成水生、湿生、陆生复合生态带,恢复和保护滇池湖滨的生物多样化。”

  “将花、草、鱼、螺、蚌、鸟等滇池原有的生物聚合起来,达到修复湿地、治理滇池的目的。”

  宝丰湿地像是一个浓缩版的实验室,成为滇池生态修复的试验场。

  我向昆明滇池管理局陈净局长提出想采访几位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滇池修复和保护有关的故事。

  陈净热心地推荐了几位同志,我以电话采访的形式与他们做了对接。

  任勇峰,现任滇管执法总队副总队长。军人出身的他,说起工作来侃侃而谈。

  “2009年,我们开展河道排水口的全面普查,没少夜间去河道蹲守,为查询排污口积累了不少资料。”

  “去年,开展滇池一级保护区排查工作时,湿地里的植物高,又刚刚下过雨,地面松软,我在前面走,没留意脚下有个两米深的坑,旁边还有根一米深的排水管,水正急速流进湿地。后面的人突然发现我不见了,马上循声过来才把我拉上来。像这类险情,之前执法过程中也有过。”

  “绿色植被中也处处有危险啊?”我惊异于他们工作的艰辛。

  “省外的人来昆明,最想看的是滇池。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看到滇池最美的模样。”

  由衷的话语,透着一种责任。

  潘珉,1978年出生在贵州都匀的水族女性,已经是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现任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昆明市科技局专家库专家。

  “我是2004年云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这里的。刚来就赶上成立研究所,到现在快20年了,见证了滇池水质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在和潘珉的对话中,我了解到“蓝藻水华”的由来:滇池流域地处云贵高原,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的温度及充足的日照,为藻类光合作用及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是滇池水华易发的缘由。

  “当年我们采样时,请来了国内顶尖的专家在湖周边调查、采样、技术指导,找寻藻类变化规律,摸清退化规律。藻类有毒,一旦沾在手上又臭又痒,我们必须戴着手套操作。而且,藻类散发出的气味也令人极不舒服,那种臭味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听潘珉的叙说,我仿佛也看到了蓝藻留在岸上的斑驳痕迹。我不敢走神,对她面对工作表现出的认真态度肃然起敬。

  “我们要做的,不是让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是健全其自我消化的能力,有大的环境容量可以自我代谢。”

  “以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工作却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提出更高的设计理念。”

  潘珉说,平时,他们做现场调查一做就是一天,十天半月都在外面,带着地图,察看水系布设、植物配置、现场低洼区有哪些,不断了解情况。比较常见的是在湖面上采样,每次都带很多瓶子和采样桶,装满后带回实验室。

  云南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受印度洋西南暖风气流的影响,滇池虽水面很宽,但浪大浪高,刮春风时尤甚。有的同志晕船,一边采样一边吐,吐完了接着干活。和自然打交道多年的老同志有经验,哪天能出船他们心里都有数。太阳出来后,11点的浪会特别大。于是,他们就天蒙蒙亮时出船,10点前靠岸回来。久而久之,潘珉说他们都培养了一种自然智能,很有收获。

  如今,关注滇池的人越来越多。有很多人找到潘珉他们,希望为滇池水环境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尽一份力。

  陈实,排水、环境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昆明滇池湖泊治理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近年来,他一直积极致力于探索滇池蓝藻治理的科学方法。

  “抓管理建体制,急难险重勇当先,保持紧张不松懈。”这不是口号,是他们身体力行的做事原则。陈实他们还用了相当大的气力阅研各地治理蓝藻的新型技术、先进经验,提出了三点工作原则:坚持一切行动听指挥,坚持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坚持立足长远、标本兼治。

  “压力很大,但我们相信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出击,摸准拿稳蓝藻的习性才是硬道理。”陈实说。

  从2018年开始,陈实他们研究制定了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编制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硬是将蓝藻防控处置工作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

  “截至2022年9月,我们共接洽应急保障工作104次,其中,保障过程中投入各类工作船8496次/艘,投入人工17488人/次。这些数据,是工作记录,也是我们治滇人一份责任心的记录。”

  美丽滇池,生态滇池。通过采风和电话采访,我了解到生态环保人为保护和修复滇池生态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在湿地出入口海丰桥和观鸟廊上,我拍到了白鹭、灰鹤等珍稀鸟类飞来飞去或落在水边歇息的画面;在沉水廊道,看到了在水中畅游、繁殖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滇池金线鲃,看到了滇池水质的指示种海菜花以及曾在一部小说故事中才知其名的云南柳。

  明代词人范汭的《滇中词》写道,“秀海海边葭菼秋,滇池池上云悠悠。人心恰似此中水,一道南流一北流。”

  明代文学家杨慎的《滇海曲》描写,“昆明池水三百里,汀花海藻十洲连。使者乘槎曾不到,空劳武帝御楼船。”

  自然生态的美与古代诗词的美早就铸就了滇池的文化之美。

  一切,都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一边是洱海 一边是责任

  在大理,因为洱海,因为洱海生态廊道,我享受着久违的清新和放松,好像每一个细胞都在尽情释放。

  唯有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生活相结合,才会有鲜活的设计呈现。住在洱海边的人们已经意识到,真正的富足在于精神的充盈,在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赐予。

  我们在洱海边的古生村座谈。坐在我对面的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发言特别实在:“我在这里土生土长,对洱海有很深的感情。只要古生村这个大家好,我这个小家同样会好。”

  何桥坤语速很快,虽然他带有方言的普通话我听不太懂,但他坚定的目光中透出的“家乡是最好的地方”的表达,我读懂了。

  座谈会后,我主动拿出笔记本,留下他的电话号码,我们自此开始通话做进一步沟通。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古生村考察,听取了洱海保护情况介绍,嘱咐我们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当时我就站在总书记旁边,心情非常激动,也深受鼓舞。”

  据他介绍,近几年来,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都很重视洱海保护,采取了保护洱海“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以及“三禁四推”等减少面源污染的措施,还为家家户户建设了污水收集管网,不让污水流入洱海。

  “这几年洱海的变化很大,水质明显改善。以前水质不太好,候鸟来得少,洱海里的鱼虾我们都不愿意吃了。现在水质好了,候鸟也来得多了,人居环境改善了,村容村貌也改造提升了。你们过来时也看到了,苍山十八溪中的阳溪从我们村里流过,那溪水都越来越清澈了。”

  “您认为现在变化最大的是哪方面?”

  “当然是村民们的环境意识。以往,村民都去洱海岸边挖沙,最近几年别说去挖沙了,就连乱排污水、乱倒垃圾都自觉杜绝。因为大家认识到保护环境、保护洱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我们自己和后代。”

  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洱海人的常识。

  我们了解到,现在“共护洱海”的项目和行动很多。大理州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三方合作攻关,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团队2021年年底来到古生村,住在村民家里,租民房变身科技小院,还在村边建实验田,研究洱海面源污染的解决之道,帮助古生村规划未来。两个年轻的研究生还当上了村主任助理,负责村务和党建工作。

  听着何桥坤的叙述,我们为这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生村感到高兴。村里那些建筑有序的白族民居群落,仿佛让我看到了最美乡村的风貌和远景。

  古生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琴是位女同志,座谈会后我也留了她的电话。从她那儿,我侧面了解到古生村村民生态环境意识提升的过程。

  “在洱海治理过程中,是出现了认识的曲折。但后来,经过大量的走访和思想工作,村民们逐渐对环境治理持支持态度。住着舒服,走着舒服,家门口就是生态公园。环境好了,来的人多了,把外面的见识、知识、文化都带过来了。村里的老人也会说普通话了,房东会做各种地方的特色菜了,最重要的,是学会了会生活的态度。”

  生态廊道建好后,廊道边开设了咖啡馆、饭馆以及高端茶室等,一些精品民宿也在建设和完善中。白墙黛瓦,落地玻璃窗,勾勒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景象。

  有洱海的大理是幸运的。

  只是,当人们在欣赏这些美丽的自然生态时,有没有想过背后是谁在守护?

  保护苍山,保护洱海,保护乡愁。这是生态环保人的使命和担当,是大理几代人发自内心的愿望。

  情怀何其厚。大理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指示,把绿色革命融入每天的日程。连续两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皆为“优”,优质水质指示物种海菜花回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赶来了,他们牵着手或骑着单车,徜徉在洱海边,享受着时光和生态的美好……

  任务何其重。一场蓝天保卫战,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治的是垃圾清运和运输覆盖,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监管一直延伸到农村偏远地区;一场碧水提升行动,从清除身边的黑臭水体开始。污泥处置,限制畜禽养殖规模,畜禽粪污资源再利用;一场净土清废行动,全面摸清土壤污染状况。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废弃农膜回收利用,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

  “湿地和生态修复8383亩,生态岸线修复38.4公里……”无人机记录下了这一切。

  面对着大理的秀丽山水,我们不禁感叹:恢复生态岸线真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语。构建湖泊生态屏障,也绝不是一句轻描淡写的口号。

  给洱海留下休养生息的空间,这才是生态环保人超乎凡人心境的大爱。

一个梨园村 一个新传奇

  在洱源停留,鱼塘遍布,荷叶吐绿;水光潋滟,阡陌相连。水清,岸绿,景美。画面感人又难以言表。

  我们出发前往梨园村,小路两旁梨树林立,我尝试着边走边数树上的梨子,可哪数得过来。那些有着500岁抑或1000岁的古梨树大约有7000多棵。路上,那些飘落的树叶,都透着原生态的美。树身的岁月沧桑,丝毫不影响今天的枝繁叶茂。

  徜徉其间,顿感心旷神怡。

  每年,洱源都要举办各种各样的全民参与行动,参加者无不积极踊跃。

  在梨园村地势最低的西南角,新建有一座污水处理站,据说每天处理250立方米的污水,采用的是硅藻精土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能达到一级水质目标。

  “具体是什么概念呢?”

  “按游客增长速度核算,可以满足梨园村30年的发展需求。”

  我们来时经过的茈碧湖,其实也是采取了许多生态治理保护措施后才得以保留如此美景的。

  鱼塘塘底清淤,水生植物,中水回用,高位蓄水池,果园,植被,都像一个个吐污纳垢的大胸腔,竟不让一滴污水进入茈碧湖。怎么做到的?

  梨园村有100多户,不足500人,却在山水相连的地方给自己营造了世外桃源的风光。除了小环境,大环境下的治理保护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农文旅模式,或者说农文旅融合的一种形式,很适合梨园村。古建再利用,通过修缮与整治建筑风貌,改造更新建筑功能,植入多元业态和理念,提升古建利用效益,形成“以用促保”的建设模式。

  走进那家叫作“茈碧草堂”的院落前,望着大门右墙壁上方与屋檐连接处,只见门前的那棵古树已将自己的枝干融进屋檐建筑里,自然天成的样子,让人喝彩。立时对这院落的主人刮目相看。

  主人来自北京,却甘愿舍弃都市生活,一年中有多半年在草堂居住。主人大概率读过四川状元杨升庵泛舟茈碧湖时写下的诗句:“远梦似曾经此地,游子恍疑归故乡。”

  草堂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曲径通幽不说,还极具当地特色,间或还将现代装饰风格糅合进茶室、书房以及休闲区域,既传承古人的生活气息,又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主人的理念被当地政府和当地村民所认可,因为他有着虔诚的小心思:尽绵薄之力将民族的东西与人共享。

  比如彝族音乐、白族音乐、地理洞经古乐、汉服体验、草堂咖啡、草堂茶艺……他把向往的生活变成了草堂的一路一墙、一桥一廊、一厅一室、一桌一椅,甚至,那原本的实墙被透明的玻璃所替代,那原本长在院子里的古梨树依然结着果实。

  而梨园村和茈碧湖给予他的是古法梨膏的做法,是民族婚礼的喜庆,是村民的爱护和包容,是山头吐月的景致,是清风朗月般的笑容……

  “一切始于心,而终于心。”山水养心。

  梨园村也好,茈碧草堂也罢,依托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持、维护好了村落自然格局。

  “改善与协调梨园村的风貌肌理,提升茈碧湖自然环境品质,构建山水村筑融合的人居关系。”这,就是洱源人为之奋斗的动力吧。

  作者简介:

  华静笔名丹琨。高级编辑。作家,诗人。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2016年度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出版诗集《有梦在前头》《那只安抚我灵魂的手》《给相遇多一点时间》。散文随笔集《给心找个家》《送给自己的玫瑰花》《旧铁路上的寻觅》。报告文学集《梦里梧桐》。著有短篇小说《夕阳船》《请叫我元琪》等。出版有《华静文丛》三卷。

责任编辑:韩焕玉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