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化 >> 正文
“囤旅游”要有长线思维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5日 04:40:03  来源: 广州日报

原标题:“囤旅游”要有长线思维

“囤旅游”成为“双11”消费新趋势。据报道,今年“双11”期间,先“囤”后“约”的在线旅游产品受到热捧,一些旅游景区、航空公司的成交额突破1亿元,有在线旅游平台的旅游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0%。

一个“囤”字,把旅行从“奢侈品”变成了日常消费品。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我既能趁低价买买买,又能寻闲暇出游,无疑会产生更多“有钱有闲”的消费欲望。而且,过去囤纸巾、衣服、化妆品,都是囤商品,现在可以囤服务了,还是旅游这种“大件”,可见技术进步、服务升级带来丰富便捷的出游体验,正激发起更多人更大的出游热情。

先“囤”后“约”,让旅游市场升温又升级。近几年,各地文博商旅加快融合,夜经济蓬勃生长,“随心飞”等出行产品不断出新……一系列创意十足的举措,较好地解决了需求旺盛和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与此同时,灵活休假、预约出游、景区门票线上化等配套机制也日臻成熟。这些条件都更好地顺应了游客结构和出游习惯的变化,也对文旅服务提出了更高品质的要求。

突破“囤而不用”,才能让新消费体验也随之升级。爱囤货的消费者,常遇到这样的烦恼:囤往往意味着便宜,但在买买买的氛围中,头脑一热囤多了、囤错了的情况也不少见,在线旅游产品不同于一般网购商品、往往有消费限制,“随心买”之后不能“随心退”就成了问题;加之一些旅游企业只注重前期拉销量、冲业绩,不顾售后的服务质量,游之无趣、弃之可惜更扫兴,这都让部分在线预约旅游产品变成“一锤子买卖”,甚至成为价低质次的代名词。

“囤旅游”要想长红,重在囤好评。旅游企业在看到市场热度、推出爆款产品时,更应聚焦于破解粗放发展的老问题,同时紧跟市场变化的新需求,创新思维、提升服务,充分发挥产业融合、行业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优势,让“种草”跑赢“拔草”、好评与销量齐升。

(刘冉冉)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