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化 >> 正文
发展“大数据”也要保护“小数据”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3日 15:00:33  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发展“大数据”也要保护“小数据”

  在手机APP中植入安全漏洞,再通过电脑端软件操作,只需几秒钟,工作人员便可控制“千里之外”的手机摄像头、扬声器进行偷拍、窃听,一场现实版“窃听风云”在2019年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演。在NFC银行卡信息盗取演示项目中,当用户的银行卡贴近白色读取设备时,银行卡的卡片类型、卡号、持卡人姓名、身份证号和近期交易记录都会在屏幕中展现。

  “警方共立案侦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29起,缴获公民个人信息4.68亿余条”“据中消协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有85.2%的被访者个人信息曾经被泄露”。“4.68亿余条”与“85.2%的被访者”相印证,叠加出个人信息泄露的骇人镜像。个人信息泄露“暗箭难防”,若对个人信息“裸奔”熟视无睹,将产生巨大的社会风险。

  遭受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等骚扰已是家常便饭,即使现在的智能手机都有短信拦截、号码拉黑功能,骚扰信息“杀出重围”的戏码还是经常上演。“信骚扰”只不过是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皮外伤”,账户钱款不翼而飞、被冒名网贷而遭催款、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个人名誉无端受损等,才是致命的“内伤”。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制造的“冤”和“债”,有时连个“主”都找不着。要是出现“银行卡在身上,钱却没有了”,该找谁去?

  今时今日,个人信息应用场景如此之广泛,被各类主体采集的个人信息范畴如此之宽泛,从数字信息到生物信息不断升级,个人信息“裸奔”风险也在不断加大,有些已超出普通公众的认知范围。比如,许多人拍照时都喜欢比“剪刀手”。你能想象,就这么一个小动作就可能造成指纹信息泄露吗?用微信发送照片时,许多人选择“原图发送”,你可知道,拍摄位置、时间、手机型号等个人信息也可能随之外泄。如果不及时更新,我们的知识库根本不足以应付不断增大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若你认为,导致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是那些躲在暗处的“鼹鼠”,或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分子,那你就错了。很多时候,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正藏于那些看似不可能发生的场景和环节中,比如公民数据库、服务类APP等。过度索权、隐私条款不合规、强制授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在服务类APP中依然非常突出,是巨大的风险点。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日前集中查处整改了100款违法违规APP,其中就包括了光大银行、天津农商银行、天津银行等大企业。

  互联网产业进入下半场,大数据产业呈现一片蓝海。近年来,与大数据结合紧密的行业逐步向工业、政务、电信、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广泛渗透,应用逐渐向生产、物流、供应链等核心业务延伸。按照有关专家估计,大数据的产业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1万亿。大数据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行业,必须全力以赴谋发展,但其中的隐患也必须正视,未雨绸缪。大数据产业发展,建立在小数据的基础之上。所谓的“小数据”,又叫元数据或主数据,包括公民身份、个人信息等个人最核心的隐私信息。在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如果抓“大”放“小”——只注重大数据运用,漠视小数据保护,就可能会给公民个人带来困扰,造成公民幸福感流失。

  大数据与小数据必须求得平衡,发展与保护必须巧妙兼顾,行业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力。撇开保护谈使用,乱象丛生;离开使用说保护,不合时宜。如何合理使用个人信息,以利于大数据产业发展;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遏制不合理使用行为;政府、企业、个人,三者之间如何分配权利与义务,才能解好个人信息使用和保护这道难题……值得各方深入探讨,并拿出可行的解决之道。(练洪洋)

责任编辑:郭建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