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文产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创文产 >> 正文
马帮侨乡和鸣曲 民族盛会启新章——云南红河“开秧门·仰阿娜”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6日 10:17:58  来源: 云南网

  当暮春的云雾漫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的万亩梯田,牛角号声穿透千年时空,哈尼族“开秧门”的古老歌谣与现代文旅的欢歌在此交融。5月1日至5日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暨红河县“开秧门·仰阿娜”文化系列活动在马帮侨乡精彩呈现,这场以农耕为魂、以侨乡为脉、以民族团结为骨的文化盛宴,正成为红河县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样式。据统计,这个假日红河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7.9万人次,预计旅游总花费达21204万元。

  千年梯田与百年马帮的文化史诗

  红河县,这座镶嵌在哀牢山腹地的“云上之城”,以“千年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为文化坐标,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帮古城”,书写着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梯田是红河县大地雕刻的生态史诗。在全县26万亩梯田中,撒玛坝万亩梯田以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域同构”的生态智慧早已闻名于世,获评世界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中国最大连片哈尼梯田”三项殊荣。层层叠叠的田埂如大地指纹,春插秧苗、秋收稻浪,见证着哈尼族“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哲学。

  侨乡是红河县马帮蹄印延伸的开放基因。作为云南的第二大侨乡,红河县曾以“马帮之路”打通11条跨国商道,将茶叶、丝绸运往东南亚。如今,一万余名华侨华人散居在22个国家和地区,马帮古城内斑驳的青石板路与欧式风格的建筑,仿佛诉说着红河儿女“敢闯国门、商通四海”的豪迈。这种开放基因,与哈尼梯田的农耕文明共同构成红河县“守正创新”的文化底色。

  从农耕礼典到文旅盛宴的破圈之路

  本届系列活动以“开秧门”与“仰阿娜”两大节庆为核心,通过“文化+农事+艺术”的沉浸式体验,让传统节庆焕发新生机。5月2日,甲寅镇十二龙泉村的梯田上,游客可参与插秧、捉鱼、打磨秋等农事体验,感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的诗意农耕。

  除“开秩门”外,“仰阿娜”无不成为红河县的民族风情秀。奕车支系男女身着“短衣短裙、银饰叮当”的传统服饰,在山野间对歌起舞,重现“姑娘节”的狂欢。活动期间,民族之花评选、非遗刺绣展演等环节,将哈尼族“奕车风情”的独特魅力推向世界舞台。

  从舌尖到指尖的深度体验

  活动期间,美食长街宴:竹筒饭、梯田鱼、火烧鳝鱼等哈尼美食,让游客在百米长桌间品味“舌尖上的非遗”。在非遗工坊,游客可亲手制作土陶、编织竹器,触摸非遗匠人指尖的温度。此间,丰富的艺术书画展,梯田摄影、马帮油画、民族服饰设计展,以多元艺术形式诠释红河之美。

  从马帮古道的驼铃声到文旅融合的欢笑声,红河县正以文化为舟、以侨乡为帆,驶向“农文旅深度融合”的蓝海。这个五一,当游客在梯田边插下一株秧苗,在长街宴上品尝一口竹筒饭,在非遗工坊触摸一件土陶器,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哈尼族的千年智慧,更是云南各民族走向世界、拥抱未来的坚定步伐。

  云南网通讯员 洪文 赵颖

责任编辑:翟芯冉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