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在甲寅镇十二龙泉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开秧门”仪式,以传统农耕习俗开启春耕生产的序幕。这一承载着哈尼族千年智慧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参与。
“开秧门”是哈尼族重要的农事节日,源于古代稻作文化。据传,哈尼先民迁徙至红河地区后,为适应山地环境开垦梯田,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耕体系。“开秧门”即在春耕伊始举行仪式,希望秧苗茁壮、丰收满仓,体现了哈尼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在仪式当天,由一位哈尼族长者带领村民在梯田边摆上糯米饭、米酒等物品,诵念古调。随后插下第一株秧苗,宣告春耕正式开始。村民们紧随其后,在欢声笑语中展开劳作,梯田里回荡着悠扬的哈尼栽秧歌。
近年来,红河县通过举办农耕体验、民俗展演等活动,吸引游客深度参与,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开秧门”不仅是农耕文化的活态传承,也成为了当地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
云南网通讯员 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