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州庆4天小长假,到沙桥来场春日治愈康养旅居,邀你一起“森”呼吸!
四月,春风为旷野披上一了层明净的绿意,春光和煦而不炙热,连绵细雨亦显得格外清新可人。期待已久的楚雄州庆小长假来临,趁机好好放松一下疲惫的身躯吧!
乐享“森”呼吸,生态“林”距离,恰好逢暇,不如约上三五好友到南华县沙桥镇来场春日治愈康养旅居,一起摒弃纷扰尘嚣,独寻幽境清欢,送上这份沙桥春日康养旅居攻略,不知道怎么安排假期的朋友快快收藏起来!
来沙桥玩什么?
到凤山湖,赏湖光山色碧波漾。
春季,凤山湖水位回升,沙桥镇凤山湖呈现“湖光山色碧波漾,微风拂面景怡人”的迷人景色。湖面波光粼粼的湖水与远山翠绿、蓝天白云交相呼应,如中国山水画般诗情画意。当夕阳渐渐西沉,余晖洒在湖面上,光影变幻无穷,带来令人沉醉的视觉盛宴。站在湖边,在夕阳的映照下,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格外宁静,只有晚风和着湖水的气息。
去石桥河新村龙箐梁子,感受满目翠绿一起“森”呼吸。
南华县沙桥天子庙坡是过去滇缅公路四大名坡之首,海拔2698米。石桥河龙箐梁子位于天子庙坡的最高处。这里群山环绕,林海茫茫,冷杉高大,草甸柔软,风声如吼,站在林间让人心旷神怡,也是首选避暑胜地之一。
走进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偶尔能看到一簇簇红艳艳的马缨花点缀其间,不知名的鸟儿在林中飞舞,发出悦耳的鸣叫,浮躁的心仿佛在刹那间眼前的景色、耳边的风声、鸟鸣抚平。草地上零星生长着尽情窥探世界的野花,形状各异的花瓣在方寸之间肆意地绽放着。
观南泉古寺,听南泉钟声声声慢。
在毛板桥水库南侧浓荫深处,有一座南泉寺,是南华县著名的古刹之一,也是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初嘉靖年间,寺庙隐没在林间,依山傍水,林木葱郁,景致极佳。
在寻访古寺的路上,感受山间风吹过树梢,林间鸟鸣,还有远处升起的朝阳,内心的浮躁像是被慢慢抚平。
方寸之外是向往的存放心安之地,好像在古寺这样一个地方,就能沉浸在宁静中,完全地放松自己,欣赏远处的湖光山色,目之所及一切都是美好。
到石桥河新村彝风小院,享受闲适的彝风小院时光。
有院落、有风景、有生活,便是归宿。石桥河“彝风小院”坐落于沙桥镇石桥河新村,位于天申堂五街必经之路旁,距离南华县城有45公里,是一家独具民族特色又不失现代风格的彝风小院。院落古朴,民族文化浓郁,是一个适合休闲放松,朋友团建,家庭出游的好去处。
沙桥镇石桥河彝风小院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有种归园田居的韵味。院内以碎石细砂铺就的小径、竹条编成的路灯、朴实的木桌条凳,加上随处可见但又摆放别致的农具、老物件,组成了这个既有乡村风味又有文化品质的小院。在这里,乡村原有的文化氛围被挖掘并保留,经过适当改造,最终新的仪式感得以诞生。树木、花草零星点缀,错落有致,似梦似幻的雾中仙境,古朴自然,是一处适合慢呼吸的隐市桃源。
小院内除宽阔院落,风景别致,还内设了1间接待大厅,1间彝族文化特色展厅,3间标准间客房,3间包房,1间厨房,一次可接待200人。在这里,不仅可以烧烤、火锅,体验自助美食的快乐;还可以品尝到独特的彝家特色美食:农家土鸡、自制火腿、高原生态洋芋……边赏美景,边品美食。
来小古山烤羊肉,拍照打卡吃彝家烤羊肉。
迎接秋天的仪式,应该从寻一处古朴的中式小院,三五好友,家人一起围炉煮茶,或围坐闲话家常,谈笑风生;或捧一本闲书,静坐亭中,遨游书海;或煮一壶热气氤氲的热茶,慢品清茶,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天色渐暗,夜色渐浓时,滋滋冒油的彝家黑山羊烤肉串配上冰镇可口的啤酒、饮料,吃两把小肉串,喝一口饮料,三两好友又话一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户外露营。
在凤山湖渔村,探藏在“图画”村里的美食城堡。
走进沙桥镇田心毛板桥新村,满眼尽是新气象,远处青山环绕、郁郁葱葱,黛瓦白墙、小桥流水、鸟语花香、袅袅炊烟,外出劳作的村民匆匆而过……俨然构成一幅和谐自然的山水田园画卷。漫步毛板桥新村,你会不停地被路两边的高颜值墙绘所惊艳,黛瓦白墙映衬着一幅幅山水田园墙画,仿佛置身江南小巷:有美丽的山水风景画、有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宣传漫画、有乡村振兴政策宣传……一幅幅手绘文化墙,色彩亮丽、格调清新,让人顿觉眼前一亮。凤山湖渔村就藏在这个“图画”村里,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到独具沙桥特色的家常菜肴,也可以烧烤、骑行、放风筝、吃野生菌火锅都不落下。
看麦浪翻滚,来有风的地方感受风的自由。
走进沙桥镇小古山村金色的麦田,仿佛踏入了一幅动人的乡村画卷,阳光洒下,透过麦穗的缝隙,每一片金黄,都在闪烁着希望的光华。
微风轻拂,麦浪如潮,传来“沙沙沙”的悦耳声响,宛如麦子们在欢快地歌唱。在此刻,时间似乎静止,只剩下心跳的韵律,和自然的芳香。“心有半亩麦田,藏于世俗人间。”此时此刻,站在麦田里,感受微风轻抚发梢,聆听风吹麦浪的声音,发现麦浪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传统乡村生活的象征。
重走红色革命之路,感受一次精神的淬炼。
沙桥,是一方有着浓浓红色印记的沃土。“国际通道滇缅公路穿境而过、红二军团过沙桥史实、抗战队伍大田村整训、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战斗机坠毁遗址”……艰苦斗争的艰难岁月,为沙桥积淀了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和永不磨灭的红色精神。通过重走革命前辈们来时的路,重温历史,去感受一次精神的淬炼。
来沙桥吃什么?
“沙桥三绝”,吃一次就让你念念不忘!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既然来到沙桥,那么一定要吃一次远近闻名的“沙桥三绝”。南华县沙桥镇原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南来北往的客商汇集于此,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荟萃了川、黔、滇及东南亚的饮食风味,以臭豆腐、千张肉、酸菜鱼为主的“沙桥三绝”让人百吃不厌、念念不忘。
臭豆腐是“沙桥三绝”的第一绝。采用沙桥本地出产的优质黄豆和富含微量元素的山泉水加工,用石膏浆点化,豆香浓郁。经过发酵制成霉豆腐,油炸后香气扑鼻,蘸上特制的蘸水放入口中,外表酥脆,内里软嫩,令人回味无穷。
千张肉是沙桥“三绝”中的第二绝。选取上好的五花肉,经煮、炸、蒸三道工序而成,反扣在盘子里,色泽鲜亮,清香中略透酸味,薄薄的肉片吃起来肥而不腻,在腌菜的熏蒸下变得酸甜可口。
酸菜鱼是沙桥“三绝”中的第三绝。选用水库里生长的新鲜生态鱼制作,加入自家腌制的酸菜、小米辣等配料,吃起来鱼肉鲜而不腥,嫩而不碎,鱼汤酸辣回甜,味道极其鲜美,具有浓郁的滇西风味。
春天当然要吃“春”,尝鲜正当“食”!
春日的馈赠,总是带着泥土的芬芳与自然的清甜。用最原始的生机与鲜美,为舌尖带来一场关于春天的盛宴。在沙桥,嚼一朵花,才算见过沙桥的春,吃花,是沙桥人写进基因的浪漫——把稍纵即逝的春天,腌成咸菜,做成菜肴,晒成花茶,再一口口吃掉。棠梨花裹着春雨,金雀花攀上枝头,苦刺花在风里摇曳……这不是风景,是菜谱花非花,是山野的馈赠。
金雀花煎鸡蛋饼:把新鲜采摘的金雀花洗净,轻轻摘掉花蒂,挑出杂质。准备几个鸡蛋打散,加入适量盐,搅拌均匀,让每一朵小花都裹满蛋液。热锅热油,倒入金雀花蛋液,小火慢煎。等蛋液稍微凝固后,轻轻翻面,煎至两面金黄就大功告成。
素炒棠梨花:棠梨花攥干水分配上干辣椒、蒜片,出锅之前撒上韭菜段,一盘香喷喷的素炒棠梨花大功告成;新鲜的棠梨花搭配上咸香的腊肉,植物的清香与动物的油脂交融,吃上一口“年”的味道与“春天”的味道便霸道地溢满口腔。
凉拌香椿:香椿的吃法很多,凉拌是最能保留住香椿原味的做法。香椿炒蛋、凉拌香椿、香椿豆腐,香椿浓郁的香味和回甘的口感,搭配家常食材,成就了一道道惊艳味蕾“春日椿宴”。
蚕豆炒野芹菜:简单放油、盐,清炒到嫩豆壳开裂就可以了。或者焯水不放任何调料,吃起来也很有味道。在沙桥,也可以作为其他山茅野菜、家常菜的黄金“搭档”,比如水芹菜炒蚕豆、腌菜汤煮蚕豆...下饭又开胃;还可以和黏糊糊的糯米、咸香的腊肉一起焖一锅香喷喷、让人食欲大开的蚕豆焖饭,一口梦回小时候。
刺龙苞火腿汤:又或是煮汤,鲜嫩的刺头菜与醇厚的火腿肉碎完美融合,轻尝一口,刺龙苞清苦回甘和火腿的咸香在在唇齿间绽放,让人神清气爽。(王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