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点赞 | 云南省2024年入选“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一)——非遗赋能旅游专业技能提升实践案例
近年来,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将非遗传承保护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实践技能,赋能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人才。从“巧手扎锦绣”的扎染技艺到“以丝为笔”的掐丝珐琅彩画,从“滇菜技艺非遗传承”的烹饪课程到“非遗拾光”民族歌舞的悠扬旋律,四大非遗项目交相辉映,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为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意。全校师生携手并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共同书写着非遗的新篇章。
一、巧手扎锦绣 靛蓝染春秋——非遗扎染传承与创新
自2019年以来,蓬勃开展的“巧手扎锦绣,靛蓝染春秋”非遗传承实践项目,历经五年深耕细作,不仅将古老的白族扎染技艺引入校园,还通过丰富生动的课程教学与展览展示,有效促进了非遗的传承与创新。该项目依托民间纺染工艺工作坊,结合《旅游商品》及《手工文化制作》等课程,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广泛推广扎染、蜡染及草木染技艺,年均开展体验活动参与人数达数千人。项目负责人余宏刚在非遗技艺的实践与研究上成功申请并获批了《一种印染方法》的发明专利,为非遗技艺的现代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以赛促教”理念,指导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屡获佳绩,增强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自信。同时,项目积极举办作品展、非遗讲座及社区公益活动,扩大非遗影响力,推动其融入日常生活,特别是《光——蜡染、草木染》作品展,以其独特的创意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非遗传播的重要亮点。此外,项目还致力于与非遗传承人、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文创产品,实现了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二、以丝为笔 以釉为彩——掐丝珐琅彩画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自2018年始,学院实施“以丝为笔、以釉为彩”掐丝珐琅彩画技艺进校园项目,五年多来成效斐然。该项目不仅将昆明市掐丝珐琅彩画技艺非遗传承人请入校园,还通过精心设计课程、活跃社团建设、高校工作坊实践及科学研究等多元模式,深植非遗技艺于学生心中。有超过千名学生直接参与学习实践,两届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跟随非遗大师创作出诸多获奖作品,并在省级技能大赛、艺术展演及国际文创设计大赛中屡获佳绩,全面提升了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和综合素质。掐丝珐琅技艺已融入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日常教学,成为专业课程核心,学生在作品中传承创新,部分佳作正申请专利与版权,助力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同时,项目促进非遗交流合作,成功举办多次展览,赢得社会赞誉,并以掐丝珐琅作品为基石,推动“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等科研项目深入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滇菜技艺非遗传承的课程实践
为期三年的《滇菜技艺非遗传承》课程实践自2020年起实施以来,已成为“非遗进校园”的典范。该项目针对云南多元文化中濒临失传的传统非遗美食技艺,将滇菜技艺纳入教学核心,通过构建涵盖过桥米线、宜良烤鸭、汽锅鸡等代表性非遗美食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昆明茴香餐饮娱乐有限公司、福照楼等知名企业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效转化教学成果并提升社会影响力。同时,学院鼓励学生创新,通过暑期“三下乡”、国际交流等活动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保护热情。聘请滇菜大师王乐清等为顾问,编写出版活页式教材,灵活适应教学需求。经过努力,学院不仅荣获滇菜非遗技艺项目保护单位称号,还培养了近500名技艺扎实、文化底蕴深厚的烹饪人才,有效推广了滇菜非遗,增强了社会认知。
四、乐道拾遗 匠心筑遗——云南民族歌舞传承与创新
自2017年起,学院创立“非遗拾光”民族歌舞大师工作室,深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项目涵盖彝族海菜腔、哈尼族铓鼓舞等多元非遗项目,邀请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实地教学,举办数十场学习班与讲座,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技艺传承。同时,结合现代学徒制项目,与丽江茶马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平台。通过暑期“三下乡”等活动,与维西县文化馆合作丰富教学,加深非遗认知。学生在各类省级、国家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如荣获“挑战杯”三等奖、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展示了学院在非遗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在非遗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不仅为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力量,也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学院将持续探索更多创新路径,继续深化课程实践,丰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引领更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保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项目申报单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