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院有风,静待花开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电影《五朵金花》在全国上映,此后,该电影先后被输往46个国家公映,周恩来总理在评价《五朵金花》时说:“它歌颂了我们美好的国家和美好的人,歌颂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2023年初,一阵清风从严冬吹向暖春,把所有人的心吹向云南、吹向大理,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大理田园牧歌般、充满温情的乡土生活治愈了无数疲惫的身心。同时,大理根植于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向上向善”的情感力量,不断诠释和传递着一种守本心、吐尘杂、纳繁新、臻美善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大理有花,小院有风,在凤阳邑,在有风小院,听风、看花。
有风小院就在凤阳邑入口不远处,木质的大门上装饰着一只正在追玩毛线球的猫,门檐一角,有叶藤伸出的掌。听打理有风小院的人说,小院是《去有风的地方》剧组来了之后用老材料新建的,当眼前的画面在温湿的空气中定格,每一帧都有许红豆的影子。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中,闺蜜的意外离世让事业小成的许红豆开始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最终,她把闺蜜永远无法实现的愿望安放在行李箱里,去云南,去大理,去遇见不一样的人生。有风小院不大,所有旁观者的叙述都不如自己走进去,去摹状关于小院的一天。
房屋的二楼,晨早,椅花并居,虫鸟忘归,所见所触都是自然的“越界”。没有冰冷生硬的钢筋水泥,绿植是山间的纹饰满绣,水流作了襟带环绕。一夜村居,任着漂徙而过的鸟吟虫鸣造访双耳,指掌开阖偷藏一缕轻风,细细想了,应该是自然容留了人的任性。天色渐晦,无源的花香间杂着淡淡的饭香,这是属于生活的味道,野鸟过窗,逗引起檐下笼中的家雀聒噪一片。此时,一杯白开水也足以沉淀心情,推门进了,与生活邂逅。截取一个关于黄昏的片段,绿地花草遍植,总又留了一隅,是农家自培自种的鲜蔬,隔窗是娃娃的笑闹声。回家的路上,村里的老人走得不算慢,在不远处的山上打了水,买到小孙孙爱吃的菜,咂尝咀嚼,就是足以让自己充盈一天的乐事。入夜,在天地山水间感知自我的延伸,正如余秋雨曾在他《文化苦旅》中写道:但愿有一天,能让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乡愁收伏在无数清雅的镇邑间。虽然他写的是江南,寥寥几字却是乡人潜形在心、默默不宣的“镇邑”。喧嚣城市充塞着每一个人无处安放的理想、追求和青春,在奔往的路上,物化的“得失”将生活的意义嘲贬为幼稚的理想。而有风小院是不同的,进眼是烟火尘嚣,退步是世外清境,宜动宜静,进退由人。
在小院,还有一切被允许的“懦弱”。
重新走进电视剧,许红豆入住云苗村有风小院的第一天,她看到了一直在“打坐”不理会任何人的马丘山,马丘山告诉别人,他要学会与自己相处。在住客嘈杂的聊天声中,马丘山的老式手机总是时不时响起,但是他似乎永远听不到,更不会接,他似乎更像是在表演,表演“心如止水”。最后,马丘山还是坐不住了,他向男主角谢之遥表露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只是想逃避,他想要回去,重新做出一番事业。
真正的治愈,不过是找到最初的自己。无论如何,回到自己的轨道,终究都是好事,留下与离开都是一种选择,就像许红豆和谢之遥,许红豆离开大理又回到大理,她接盘了村里停工的民宿,一年后,许红豆的听风民宿试营业,从前有风小院的好友们回归、重聚。
云苗村的故事暂告段落,凤阳邑和小院的风声还有余响。从“花”到“风”,是大理的缩影,更是所有像有风小院一样的文化地标焕发的时代光华。(杨亦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