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艺精品 >> 正文
“我总会被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所吸引”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9日 16:16:12  来源: 东南网

原标题:“我总会被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所吸引”

“不好意思,我想借您的麦克风,补充一个有趣的信息。”

28日,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开幕次日,部分汉学家来到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参访。丹麦前外交官、汉学家曹伯义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一直站在人群的最前面,认真地聆听着。当讲解员介绍完首批船政留学生时,曹伯义上前,打断了讲解员的讲解。

“我想和大家特别介绍展板上中间这位年轻人,他的名字叫陈季同。”

对于陈季同的生平,这位白发碧眼的外国老人侃侃而谈。1866年,15岁的陈季同考入福州船政局附设的学堂读书,学堂的教员多为法国人,用法语讲课,在此期间他打下了扎实的法文基础。1877年,陈季同作为首批留学生被派往法国留学,后在巴黎居住16年之久,是一位成功的外交官。

“《中国人自画像》这本书,是陈季同用法语完成的,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和娱乐,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我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读完你一定会惊叹:‘这个古代中国人的思维简直太现代了!’”曹伯义说。

在这段短短的小插曲后,曹伯义又跟随大家继续看展,他边认真听讲解,边用手机拍下照片,还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百年间,船政坚守爱国之心,高举科学大旗,办教育,造船舰,练海军,致力于为国家的自强作出贡献……”

在展览的结语处,曹伯义停下脚步,驻足细看。

作为一名“中国通”,热爱中国文化的曹伯义在听完讲解后,对船政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船政文化中的民族自强、对外开放、博采众长等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每次来到中国,我总会被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所吸引。”曹伯义说,“这是中国的‘秘密武器’,我相信,通过我们这些汉学家的努力,会有更多的外国人愿意来到这里,而他们一定也会爱上这个充满魅力的国度。”(记者 汪洁

责任编辑:毕静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