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贾永平:千年潦浒陶“玩”出新花样
近日,麒麟区越州镇潦浒村创业青年贾永平迎来了自己的首次开窑,和村里其他制陶人不同的是,这位返乡创业大学生把千年潦浒古陶“玩”出了新花样。
“充满了期待,也有担心。”这是贾永平创业的第一步,于他而言,只许成功。
青年贾永平和妻子在查看首次开窑的陶器。
当窑门缓缓打开的时候,尽管没有欢呼,但结果都在贾永平预料之中。除少量体积庞大的陶器烧制“翻车”外,绝大多数精品依然栩栩如生。一件件精美的陶器刚出窑还带着温度,就被爱陶人士认购收藏,这是贾永平得到的“第一桶金”。
“这是手绘的三星堆面具造型,这是澳大利亚袋鼠形状杯子……”贾永平一边清窑,一边介绍着自己的作品,整窑200多件形态各异的陶器,均为贾永平及妻子手绘图案和手工拉坯,这也是传统潦浒陶工艺的精髓所在。贾永平烧制的陶器不仅具有器物的使用价值,更兼具艺术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每一件陶器都不重样,有的杯壁上镌刻着盛开的蜡梅,有的杯口盘旋着八爪鱼……
据贾永平介绍,陶器上的图案和造型有的蕴涵了传统文化意义,有的结合新元素进行了创新。他表示,自己烧制的这类陶器,也是一种大胆的探索,他想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技术给家乡传统的古陶注入新的活力。
纯手工制作的杯子饰品。
在当地,制陶、烧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今年以来,潦浒陶瓷古镇建设如火如荼,陶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作为返乡青年,贾永平乘着产业转型发展的东风,大胆创新,探索全新领域,在传承古法技艺的同时,融入现代技术和创新思想,集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元素于一体,为当地新质生产力发展积蓄着力量。
贾永平创业并不是心血来潮,烧陶对他而言也并不陌生,父辈、祖辈均为烧陶人,他第一窑烧制成功,离不开父亲在拉坯、火候等关键环节上的指点。而第一窑的坯子,贾永平两口子已经准备了大半年,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有的一件器物就要5天左右才能成型。
谈起自己的创业路,贾永平也直言,曾有过放弃的想法,但有父母、妻子对自己的支持,又给了自己一些安慰,毕竟自己做的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贾永平带着年轻人的那股闯劲儿,给自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据了解,当地制陶从业人员中,已有5人获得省级技能大师称号,培养各类技能人才100余人,带动2000余人就近就业,陶瓷产品远销海内外。
“潦浒陶已经传承了千年的技艺,在众多前辈成熟的陶艺基础上,我再尝试进行一些探索,只为将家乡的名片擦得更亮。”第一窑作品出炉后,看到自己的想法逐渐成为现实,贾永平创业的信心也更足了。(胡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