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艺精品 >> 正文
探秘“奥运冠军之城”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 03:20:03  来源: 光明日报

原标题:探秘“奥运冠军之城”

“冬奥会金牌7枚,世界级金牌182枚,国家级金牌569枚……”走进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冠军馆,大厅里的电子屏上显示出亮眼的成绩单。杨扬、王濛、张杰、范可新、孙琳琳……随着十余位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的涌现,这座黑龙江省东部边陲小城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被中国奥委会授予“奥运冠军之城”的殊荣。

近年来,七台河市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短道速滑七台河市体育训练基地”。

七台河短道速滑为何基础雄厚,人才层出不穷?日前,记者走进这座小城,探索这座“奥运冠军之城”的奥秘。

在七台河市第十五小学,记者看到学生们穿着轮滑鞋,站在起跑线上。发令声响起,孩子们像箭一般冲了出去……

“吕智涵第一!”听到喊声,十五小二年级学生吕智涵迅速滑回教练身边。“在冰上自由滑行就像飞一样。”他有点羞涩地说。

“早上五点半到八点半上冰训练,下午是轮滑课,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夯实基本功。”带队教练赵旭告诉记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同年龄段中肌肉线条、协调性、爆发力等素质较为突出的学生选拔进校队。

“体育训练会让孩子更加坚忍、自信,身体素质也更好,尽管以后不可能人人成为冠军,但这种争先的精神将一直引领他们的人生。”赵旭说。

作为“奥运冠军之城”,七台河的底气源自坚实的“塔基”。为摆脱冰雪运动人才匮乏的窘境,2014年,七台河开始探索体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短道速滑特色学校,将短道速滑基础人才培养放在校园。目前,全市共创建短道速滑特色校17所,在训学生400多名。

“学校已有不少孩子被选拔到市里、省里的专业队。我们还编纂了《赏冰乐雪》书籍,开设特色课程,培养他们热爱冰雪、热爱冰雪运动的意识。”七台河第十五小学校长侯全广说。

为保障特色校持续发展,七台河市探索推出了特色校统一师资培训、统一选材机制、统一训练计划、统一后勤保障、统一政策扶持的“五统一”模式,实现体教融合机制短道速滑项目上的良性发展,基本实现“校校有冰场,人人会滑冰”。

除了夯实金字塔基座,七台河还着力组建短道速滑基础班和重点班,形成了集训—试训—在训的后备人才选拔模式,从学校到专业队,好苗子从起步开始,就能得到正规化指导和培训。

“基础班以特色校选拔为主,外部推荐为辅,选拔身体素质好、反应速度快、记忆力强的学生。基础班运动员经过两至三年的训练,再经过选拔后进入重点班。”七台河市体育局副局长王猛介绍。

“塔身”人才充足,给予“塔尖”强劲的培养动力。2021年,省市联办组建了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短道速滑青年队,聘请专业教练,承担起为国家队培养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重任。在此基础上,七台河市成立七台河短道速滑专业队。目前,七台河市形成了“特色校—重点班—省队—国家队”的培养输送梯队体系,在训运动员600余名,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基数创历史新高。

(本报记者 张士英 本报见习记者 李家欣 本报通讯员 许宝才)(张士英 本报见习记者 李家欣 本报通讯员 许宝才)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