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化 >> 正文
以《易经》为源泉 埃塞画家在创作中传播中国文化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1日 09:30:01  来源: 新华社

原标题:以《易经》为源泉 埃塞画家在创作中传播中国文化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4月10日电(记者刘方强)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中心的一家画廊里,50岁的艺术家达维特·穆卢内站在画布前,全神贯注地临摹着古汉字。他以中国《易经》为基础,花了一年时间创作了包含64幅画的系列作品。

3月18日,达维特在临摹中国古汉字。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达维特日前在这家名为“非洲艺术雕塑空间”的画廊里告诉记者自己对《易经》的体会。他说,这部中国经典作品以大自然的多种元素为基础,“解释了自然的智慧”。

达维特创作的64幅画分别代表了《易经》的64个卦象,描绘了人与自然的日常互动,并包含了卦名的英语和埃塞官方语言阿姆哈拉语翻译。

达维特以《易经》为基础创作的一幅作品。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虽然达维特不会说中文,但几年前经好友、画廊负责人戈萨·奥达推荐阅读了英文的《易经》相关读物,立即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作,达维特与朋友通过互联网获取了更多关于《易经》卦名汉字的信息。他惊奇地发现,埃塞俄比亚和中国的古代文明、文字书写以及两国人民对待自然的态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中文和阿姆哈拉语中“太阳(日)”的书写就十分相似。

达维特站在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谦”字前。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达维特印象最为深刻的卦象是“谦”和“咸”两卦,分别翻译为“谦逊”和“相互影响”。在这位艺术家眼里,古老文明的传承有助于两国的繁荣发展。

达维特在摆放自己的作品。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这本书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自然规律的全面观察,它指导了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以获得好运和避免不幸。”他说,埃中两国对当今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易经》有助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

达维特进行创作的艺术空间自2023年5月开放以来,常有埃塞中小学生、当地艺术家和华人前来参观,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打卡点”。

达维特站在自己的作品前。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我们会用当地语言向参观者介绍《易经》的基本概念。在欣赏这些画作的同时,游客们将了解到中国的文化和审美,以及责任、孝道等美德,许多人因此对中国产生了兴趣。”达维特说。(报道员:亚的斯;剪辑:韩婧伊(实习生)、沈浩洋;编辑:肖涵(实习生)、袁原、鲁豫)(刘方强)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