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化 >> 正文
百年风云收眼底 万般评说见笔端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6日 11:30:02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原标题:百年风云收眼底 万般评说见笔端

作者:张烈鹏

近日,《蒋光慈研究》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厚重的文学评论专著,洋洋洒洒三十七万多字。捧卷长读,顿觉百年风云来眼底,喜看万般评说见笔端,有种心旷神怡的审美享受、一种荡气回肠的情感体验。

《蒋光慈研究》共有九个章节。第一章《蒋光慈短暂而闪光的生命历程》、第八章《蒋光慈革命文学的历史价值及其当代意义》,为总述,前者先声夺人重点聚焦作家,后者盖棺定论集中分析作品。熟悉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都知道,蒋光慈是从霍邱南乡白塔畈、从大别山区走出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通过阅读这两章的文字,一个侠胆少年、革命青年、上海大学红色教授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先驱的形象呼之欲出,其人其文无不吸引着读者的眼球,抓牢读者的思绪。作品的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文学理论建树”“革命文学活动”“与文坛同仁的渊源”“光慈精神”“婚姻情感”等角度,对蒋光慈的革命经历与文学生涯进行了深入探究。至于第九章《蒋光慈研究学术史》,相当于附录,是就学术研究发展史而言的收集与整理,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对蒋光慈文学人生、革命人生所进行的补充与完善。

这样的结构,前后呼应,于作者而言,写得收放自如,举重若轻;于读者而言,则是一目了然,易读易懂。看似寻常的编写体例,实际上具有一种藏巧于拙的艺术效果。

作者江琼长期致力于大别山革命文学研究,对研究作家蒋光慈以及未名社霍邱籍成员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等人,倾注了很多的精力与汗水。在《蒋光慈研究》一书中,江琼旁征博引,仅《参考文献》就列举了三十余种,文中注释更是比比皆是。如论及蒋光慈革命文学的历史价值时,作品从“为光明而奋斗的鼓号”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证据”两方面加以阐述,这是对蒋光慈研究学术史上重要学术观点的进一步提炼,不仅准确、透彻,而且系统、权威,让人信服。

本书还对蒋光慈研究的重要发现、重要成果等极具史料价值的内容进行了拾遗补缺。比如,《蒋光慈研究学术史》一章中指出:“《文艺讲座》第一册刊有蒋光慈的一篇译作,是苏联艺术学者傅利采著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与现代俄国文学》,这篇译作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蒋光慈文集》以及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蒋光慈全集》中均未收录。”面对长期以来各执一词众说纷纭的问题,作者本着严谨务实的态度,通过研究蒋光慈生平资料、文学作品以及对蒋光慈家族后人的走访,对有争议的内容进行科学考证,从文艺创作的理论角度、从当时形势的策略角度,展开全面深入的论证,最终得出可信的结论。

另外,《蒋光慈研究》注重以图为证,插入了二十余幅稀有照片,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信性、可读性。比如蒋光慈1927年3月10日复周作人函的照片,这封信原件珍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是现在能见到的蒋光慈唯一存世的手迹,十分珍贵。

根据内容写作需要,该书以议论为主,也有大量的记叙。比如《蒋光慈的婚姻情感本事》一章就包含了大量的叙事文字,语言质朴,生动传神,引人入胜。夹叙夹议既为作品立论提供了详实的论据,也有效避免了一般学术论著中语言枯燥、晦涩难懂等问题,达到了接地气、有灵气、聚人气等良好效果。(张烈鹏)(张烈鹏)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