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列表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要闻列表 >> 正文
霞客行之江山多娇 | 胜境关前看变迁——曲靖市“重走霞客路”系列报道之一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9日 18:30:33  来源: 学习强国曲靖学习平台

  原标题:霞客行之江山多娇 | 胜境关前看变迁——曲靖市“重走霞客路”系列报道之一

  近期,云南省曲靖市委宣传部围绕“霞客行之江山多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主题,组织开展曲靖市“重走霞客路”线下活动,云南省、曲靖市新闻媒体的记者和自媒体人员,追寻着几百年前徐霞客的足迹,探寻曲靖各地的历史遗迹,感受文化魅力,体验发展变化。

  日前,记者参加云南省曲靖市“重走霞客路”活动,围绕“霞客行之江山多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主题,来到曲靖市富源县胜境关,伴随着徐霞客当年入关时一样的细雨,体验了滇黔交界处胜境关的独特之美。

秦甫 摄

  公元1636年,徐霞客从故乡江阴出发,开始了他一生中历时4年、也是最后一次徒步万里的“遐行”。

秦甫 摄

  当年,徐霞客沿着一条古驿道徒步前行,从“入滇第一关”——胜境关进入平彝县(今富源县)。如今,当记者进入胜境关,正在修缮的“滇南胜境”牌坊尽管被遮住一部分,但是依然让人惊叹胜境之奇。牌坊的匾额为“万里晴空”“滇界风霜”“黔疆阴雨”“滇黔锁钥”,描述了雨师好黔、风伯好滇、贵州多雨、云南多风的天气特征。

杨权风 摄

  眼前的胜境关古驿道,是公元1393年在元代开凿驿道的基础上修筑滇黔驿道、后经多次重修而成的。现存古驿道长约2公里(云南段约500米),为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重修,至今保存完好。从公元1393年至1937年滇黔公路修通前的500余年时间里,滇黔驿道一直是云南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

杨权风 摄

  胜境关古驿道旁有一座石虬亭,在石虬亭对面有一块鬻琴碑。公元1706年,浙江钱塘(今杭州)的孙士寅出任平彝县令。孙士寅在任职期间清正廉明,洁己爱民,至康熙五十一年卸任时,竟无返家的路费。百姓捐送,其分文不取,只将自己上任时随身携带的古琴卖掉换取路费。临别时百姓依依不舍,自发结队相送,牵衣流涕,至十数里之外。为褒扬孙士寅的美德,追怀其德行,绅民捐银于驿道旁立遗爱碑。至光绪年间,因原碑毁损,平彝县令韩再兰重新勒石立碑,并将此碑更名为鬻琴碑。平彝拨贡李恩光有诗赞曰“来携此琴来,去鬻此琴去……三年课绩循良奏,百姓见肥使君瘦,长途再将羸马驱,空囊只有焦桐售……”此碑1997年重修,现立于清风亭内,是富源县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如今,因为旅游观光的需要,距离胜境关牌坊两百米左右的道路两旁都用地砖铺平,形成了一条仿古的街道,街道两边还建起六七栋仿古的木质建筑,用以开饭店、茶馆和小饰品店,让南来北往的人驻足观景小憩。

责任编辑:李亭亭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