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赶时间的人》:时间缝隙里流淌的诗
作者:秦东风
上过武校,做过木工,常去书摊淘书,捞过河沙,当过外卖骑手,人们叫他“诗人”。在城市穿梭的日子里,他看到更多跟他一样为生存奔波的人,外卖员、保洁员、保姆……他们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地奔波。他想为自己以及无数和自己一样的兄弟姐妹们放歌。去年年底,54岁的王计兵出版了诗集《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 作者:王计兵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在奔波的缝隙中写诗,仿佛一夜之间王计兵便在网上走红。许多人只看到了他风光的一面,却不了解他风光之前的那段艰辛。过去的许多年里,每一次诗歌灵感的乍现,往往出现在他等商家出餐的间隙、顾客关上门的瞬间、午夜送远路单的路上。灵感闪现时,他就在手机上存下来,空闲时再整理成诗。据不完全统计,他创作的诗歌有3000余首,有40余首发表在省级刊物上。“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世界是一个地名/王庄村也是/每天我都能遇到/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赶时间的人》,被诗人陈朝华在微博上转发后,获得数万网友的点赞。网友评价他的作品写得深刻,“是劳动者之歌”。
王计兵说“送外卖是维持生存,写诗是热爱生活。但只有在写诗的时候,我才是我自己。”正因为热爱生活,王计兵才能在父亲将自己的20万字的书稿付之一炬、在妻子的不理解埋怨之际、每一天送外卖的风吹雨淋里、在日子过得穷困潦倒之时,都不曾放弃过写诗。他把苦难嚼碎了咽下去,这些苦难经过眼睛、耳朵和心脏,也让他的诗歌沾了真实生活的底色。而真实,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在他的诗歌里,飞奔的外卖员“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父亲是“五彩画布上一滴墨”;爱情是“母亲偏瘫如北坡,唯有父亲日夜照料母亲如夕阳不遗余力洒下金粉”;而生活则“像一面斜坡,诗歌是陡峭的另一面”。有人质疑:“写诗能当饭吃吗?”,人都是要吃饭的,在他看来,文学创作并不是解决生计的工具,而是一个梦想,一种精神支撑。捧读诗集《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在对诗文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后,更觉得王计兵写在烟盒上、废纸上的诗句,是来自劳动现场的民歌。
有人说:“写作可以疗伤,追逐美,求真,向善,寻找同路人”,此言不谬。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写出生活的滋味,深入人心。真情产生力量,真诚产生高贵,真实产生伟大。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充满烟火味、世俗味、人情味。王计兵的诗歌接地气,真实反映生活的酸甜苦辣;读来深入人心,揭示生活真谛,给予读者生活的启迪。(秦东风)
[ 责编:刘冰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