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食 舌尖上的春味
东风送暖,万物萌芽。春天一到,密密麻麻的野菜就争先恐后地探出了脑袋,鲜嫩的绿让人垂涎欲滴,吃春的念头在脑海里膨胀开来。于是,一茬又一茬的野菜走向了人们的餐桌。看啊,白瓷盘里盛满了浓浓的春意,绿意盎然。
提起野菜,人们最先想到的定是荠菜,它被称为报春的精灵,萌于寒冬,茂于早春,是当之无愧的早春野菜。初春之时,天气还比较寒冷,万物仍在沉睡,唯有荠菜开始精神焕发,羽状的齿叶褪去紫红,渐渐返青,满山遍野都是它们的身影,一团团,一蓬蓬,在春风里热闹旖旎。随手挖上几棵,便是一道美食,可清炒,可凉拌,可煮粥,可做馅,随心随性,怎么做都是好的。
我小时候吃得最多的是祖母包的荠菜春卷,新鲜的荠菜洗净剁碎,加肉末、盐、葱姜末拌匀作为馅料备用,用平底锅摊出薄薄的春饼皮,把馅料抹在春饼皮的周围,卷出春卷生坯,另起锅烧油,待油烧至七成热时,将卷好的春卷生坯依次放入,炸至金黄后,捞出控油即可。轻轻咬上一口,满嘴清香,春天的气息便在舌尖缓缓绽放。
说到春天的气息,怎么少得了从《诗经》里走来的蕨菜呢?《诗经·陆玑疏》云:蕨,山菜也。初生似蒜,紫茎黑色,可食如葵。陆游赞它“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而杨万里在初食蕨菜后,更是欣欣然写下了“只逢笋蕨杯盘日,便是山林富贵天”的诗句,可见蕨菜的鲜美俘获了多少人的胃。
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满山满洼的蕨菜醒来了,它们慵懒地伸着毛茸茸的脑袋,把山野装扮得别具一格。山野里挤满了采蕨菜的人们,他们唠着家常,探讨着蕨菜的吃法。有人说用来凉拌,焯水后再过冷水,调入蒜泥,淋上麻油,不仅清脆可口,还能保存蕨菜的鲜嫩;有人说用盐腌制,洗净,晾干,放进坛子,加入精盐和姜末等腌渍,可以随时食用,方便快捷;也有人说配上腊肉翻炒,腊肉的咸香和蕨菜的柔嫩交融,香气四溢,是春季难得的佳肴。
二月的阳光一来,田埂、山坡上的婆婆丁开始茁壮成长,一片又一片的绿铺陈开来,浩浩荡荡。婆婆丁又叫蒲公英,属于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道微苦,不仅是药材,也是食材,稚嫩的时候,生吃最佳,蘸酱或是凉拌都不错。夹起一筷婆婆丁放进口中,轻轻咀嚼,整个人顿时神清气爽,口齿间都是新绿的味道。带花的婆婆丁可以裹上面糊,炸成面糊饼,又酥又脆,一不留意就把一朵花吃进嘴里。这个时候,心情无端明媚起来,大好的春光映在了心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自古春来野菜香,野蔌山蔌次第尝。春天可以吃的野菜还有很多——黄花菜、苜蓿、野艾蒿等,都是美味上品,它们的茎叶里无不透着春天的鲜嫩和蓬勃。每年春天,我都会去田间挖些野菜回来,给孩子们做成各种美食。看他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我不禁心生感动,从古到今,这些野菜温暖了多少人的胃啊!(司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