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列表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要闻列表 >> 正文
飞“阅”自然保护区 |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河边的绿丝带 远方的家园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9日 13:19:37  来源: 云南网
 
 
编者按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这里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12月7日—19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为展现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同时呼吁与会各方积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云南发布、云南网联合推出“飞‘阅’自然保护区”系列报道。

【大事记】

(一)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红河州东南部,北回归线以南,东与越南接壤,保护区地跨屏边、河口、蒙自、个旧四县(市),为西北至东南走向,形状呈狭长形,最高峰2354米,最低海拔100米,垂直高差2254米。

大围山云海 贺平昌 摄

  海拔巨大的高差形成了明显的垂直生物气候带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类型,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分布有湿润雨林、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以及热性、暖性、寒温性竹林和暖热性次生灌丛等多种植被类型。

一半青山一半云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大围山属于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太平洋季风携大量热能和水汽顺红河峡谷进入,暖湿气流遇到高山凝结成降水与云雾,一年四季云雾缭绕,时而薄如面纱,时而浓密厚实,或弥漫山涧洼地,或连天接地形成云海,群山迷茫,忽隐忽现,特别是日出时分,云海在阳光照射下,五彩斑斓,波涛翻滚,更是蔚为大观,因此有“雾海绿洲”大围山之称。

大围山云海日出 郭云东 摄

大围山云海日夕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由于大围山在地质史上未曾遭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袭,许多孑遗动植物有幸保存下来,使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目前,保护区已记录各类植物6080种,隶属于419科1828属,有2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Ⅰ级17种,Ⅱ级193种。众多的中国特有种、云南特有种、滇东南特有种使得大围山保护区内植物特有现象十分明显,以苏铁科、蕨类植物,龙脑香科、木兰科为主要代表。

大围山密林深处 黄剑锋 摄

冬日暖阳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此外,大围山中单型科、单型属植物比重大,反映出其古老珍稀特征,如:伯乐树、马尾树、水青树、四数木、藤枣、长蕊木兰等,是滇东南特有属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

长蕊木兰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大围山杜鹃花开 屏边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桫椤群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大围山丰富的植被类型组成优美的森林生态景观,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场所和丰富的食物,成为它们生活的乐园。保护区内共记录到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及昆虫类等野生动物1407种,有10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Ⅰ级15种,Ⅱ级89种,主要保护以倭蜂猴、密棘(原)髭蟾、珍稀猫科动物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

森林生态景观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走进大围山,茂密的原始森林绿意葱茏,雾气升腾的山林如仙境般美丽;湿润的雨林地带,各种奇花异卉、苔藓蕨类植物恣意生长;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各种菌类如山野精灵。

(二)

  大围山的这些“明星物种”,你认识吗?

  苏铁科植物,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类群,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在云南大围山狭窄区域集中分布有7种,均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大围山特有的红河苏铁,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犹如绝壁上钉下的钉子,最能体现和代表“刚毅坚卓”的红河精神。

红河苏铁雌花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红河苏铁雄花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桫椤科植物,是树形蕨类中最大的科,它与恐龙同时代,历经沧桑,穿梭亿年,是研究地球历史变迁、气候变迁、植物物种演化和地理分布的重要材料,极其珍贵,享有“蕨类植物之王”之美誉。云南大围山分布有2属9种桫椤,均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中华桫椤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望天树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身材”标直,有“美男子”之称,树高可达80米以上,干直修长,在热带雨林中如鹤立鸡群,雄伟壮观。

望天树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东京龙脑香,又叫大叶船板树、盈江龙脑香,是龙脑香科、龙脑香属高大乔木,高可达45米,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东京龙脑香主要生长于海拔100—1300米的沟谷、溪边、石灰岩等潮湿密林中,是热带湿润雨林的标志树种,对研究我国热带植物区系和物种资源保存有重要的价值。

东京龙脑香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东京龙脑香 屏边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密棘髭蟾,又叫原髭蟾、中国角怪、胡子蛙,是大围山特有物种。该种蝌蚪生长期为3年,极易被天敌吞食,故存活率较低,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密棘髭蟾对生活的环境和水质要求较高,主要生活于海拔1300—2100米植被保存良好的原始森林溪流中。

密棘(原)髭蟾♀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密棘(原)髭蟾♂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灰孔雀雉,也叫孔雀雉、诺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濒危,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和《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国外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和中南半岛等地区。灰孔雀雉体型较小,上背、翅上覆羽和尾羽端部或近端部具紫色或翠绿色金属光泽的绚丽眼状斑,宛如一只珠光宝气的富贵鸟。

灰孔雀雉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倭蜂猴,也叫小懒猴,是我国体型最小的一种原猴类,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极危,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和《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我国仅分布于红河州和文山州南部。

倭蜂猴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三)

绿美大围山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近年来,大围山保护区建立了屏边民委基地热带珍稀植物母本园和屏边五公里珍稀植物园,实施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狭域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和恢复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得到落实。另一方面,大围山自然保护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也离不开一代代护林员几十年如一日的守护。

  巡好大围山的山,护好大围山的林!

护林员李忠才在巡护山林

  红河州屏边县玉屏镇阿季伍村委会村民李忠才是大围山屏边管护分局玉屏管护站的一名护林员,他热爱护林员这份职业,热爱大围山葱葱绿绿的森林。成为护林员以来,他走遍了自己责任管辖区的每一个山梁、山坳,淌过山中的每一条溪流。

李忠才与其他护林员在巡护山林

  “为了下一代,认认真真巡好大围山的山,护好大围山的林”,这是李忠才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有着这样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近年来,他所负责的5300多亩管护区内没有发生过重大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和森林火情火灾,保护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五爪金龙”的追寻者

护林员李文荣在巡护山林

  圆鼻巨蜥是有着“五爪金龙”之称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0年前后,在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河管护站片区的坝塘、河流里,圆鼻巨蜥总会不时现身。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护林员李文荣目睹了圆鼻巨蜥的真容。

圆鼻巨蜥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当时的李文荣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大围山的守护者,会成为圆鼻巨蜥的追寻者,而且一干就是18年。“这些年,我所负责的一万多亩管护区内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好了,野生动物也多了起来,看到这些,我很高兴。”18年来,他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忠诚地守护着大围山。

李文荣与其他护林员在巡护山林

  2021年7月的一天,护林员李文荣接到村民报告发现了圆鼻巨蜥的踪迹,等赶到后却一无所获,但这次再现让李文荣心里充满期待,他希望,未来能经常与“五爪金龙”相遇。

  结语:如今,各方携手加大对大围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群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将大围山打造成为集科考科普、森林康养、生态保护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在一代又一代护林人的坚守与努力下,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红河边的绿丝带 ,绿美大围山山常青、水长流、美长在。

鸣谢/素材提供

“学习强国”红河州学习平台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资料审核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统筹:刘晓颖 锁华媛

策划:唐莉娜 赵玮 和晓 李怡

执行策划:彭娜 张语隽

本期文案:刘宝琦

配音:李海星

视频包装:杨思然

视频制作:马芷荃

海报设计:张艳萍

出品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云南发布 云南网

责任编辑:崔庆波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