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列表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要闻列表 >> 正文
飞“阅”自然保护区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众生秘境 人与精灵共生之地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6日 11:55:00  来源: 云南网
 
 

  编者按: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这里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12月7日-19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蒙特利尔召开。为展现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同时,呼吁与会各方积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云南发布、云南网联合推出“飞‘阅’自然保护区”系列报道。

 

【大事记】

(一)

  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中国特有旗舰物种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高山针叶林和其他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腹心区。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彭建生 摄

  白马雪山的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保护区内云集了干暖河谷带、山地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和生物群落类型,是欧亚大陆生物生态环境的缩影,是“第三纪古热带生物区系的避难所,更是北温带植物体系的摇篮”,被誉为“世界花园之母”,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白马雪山有7个植被类型、10个植被亚型和37个群系。10个植被亚型为:寒温性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寒温性灌丛、暖温性灌丛、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高山流石滩疏生草甸。

白马雪山 格桑 摄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记录野生维管束植物2343种,陆生脊椎动物535种,其中很多物种都属特有分布,是世界珍贵的遗传资源基因库。

保护区里的滇金丝猴 彭建生 摄

  此外,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滇金丝猴种群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中国已知的23个群体中,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分布有14个滇金丝猴种群,约2180—2830只,个体数量占中国滇金丝猴数量的65%。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李东红 摄

  根据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植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CUN)物种红色名录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Ⅱ,白马雪山共记录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植物113种,包括植物26种、动物8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植物有24种(植物2种,动物2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植物89种(植物24种,动物65种)。

黑头奇鹛 钟泰 摄

  白马雪山所记录的野生动物物种中,还有55种被国际贸易公约CITES收录;有19种IUCN濒危/易危物种(5种濒危,14种易危)。这些物种种群数量稀少,具有极高的物种保护价值及栖息地保护价值。

(二)

  白马雪山的这些“明星物种”,你认识吗?

  滇金丝猴,又名仰天鼻,丹凤眼、朋克头、大红唇、黑白皮毛的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旗舰物种,它们主要栖息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马雪山滇金丝猴 迪庆日报社 松学宝 摄

白马雪山滇金丝猴 迪庆日报社 松学宝 摄

  岩羊,栖息于海拔2400—4600米之间的干热河谷、高山栎林、杜鹃云杉林、亚高山灌丛云杉林和高山灌丛草甸间。它们在悬崖峭壁只要有一脚之棱,便能攀登上去,一跳可达2—3米。

岩羊 提布 摄

  黄喉雉鹑,为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在迪庆州分布广泛,特别是在白马雪山,这里群山连绵、树林茂密、地貌复杂、资源丰富,是黄喉雉鹑的理想栖息地。

黄喉雉鹑 迪庆日报供图

  淡腹雪鸡,出没在终年积雪、人迹罕见的高山裸岩地带,常在裸露岩石的稀疏灌丛和高山苔原草甸等处活动,属于高山种类,与高山植物雪莲相伴,是高山动物的代表种类。

白马雪山淡腹雪鸡 肖林 摄

  云南红豆杉,云南省级珍贵树种,也是云南省Ⅰ级重点保护树种,是中国生产紫杉醇药物的主要树种。其生于海拔2000—3500米高山地带,是白马雪山的明星物种。红豆杉天然资源有限,已被列入中国Ⅰ级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名录。

红豆杉 唐辉美 摄

  澜沧黄杉,是黄杉属分布最西、垂直分布较高的种类,具有科学价值,为白马雪山的特有物种,目前数量极其有限,且多散生。

澜沧黄杉 和鑫明 摄

  光叶珙桐,蓝果树科、珙桐属植物,落叶乔木,高15—20米。光叶珙桐生长在海拔2200—2800米的深山云雾中,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光叶珙桐 张田 摄

  水母雪兔子,通常生长在海拔3000—5600米的高山雪原之上,或者砾石山坡、流石滩之间。其生长时间很长,从生长到开花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且一生只开一次花。

德钦县白马雪山流石滩上的水母雪兔子 张鹏万 摄

(三)

  为了拯救濒危的滇金丝猴,中国建立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探索“社区共管”的保护模式,将保护与周边居民的生存发展相结合,促进滇金丝猴恢复性增长。一代代保护区工作者们兢兢业业,和当地群众一起守护绿水青山。

  护猴半生不改初心

钟泰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巡护 白马雪山保护区供图

  钟泰不是研究滇金丝猴的专家,却靠着日积月累的保护经验成为滇金丝猴保护领域的权威。38年来,钟泰对滇金丝猴的付出,已经超越工作所赋予的职责。这一切,离不开他对生态保护的极大热忱,对滇金丝猴的至诚关爱。

  拍下全国第一张滇金丝猴照片

肖林

  肖林是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局长,是1983年进入白马雪山保护区的第一批“白马人”,在崇山峻岭中,他和其他年轻的小伙们冒着严寒,忍受着思乡之苦,找到了第一群野外滇金丝猴,拍下了全国第一张滇金丝猴照片——《瞧!这一家子》。

瞧!这一家子 肖林 摄

  在其所著的《守山》一书中,讲述了自己35年的工作经历,他这样写道:“一个人的一生,总会守着一样什么东西。我守的是白马雪山。”

  父子接力护精灵

余建华(左一)和队友在巡护途中

  今年69岁的余建华和他的儿子余忠华是巡护队成员。余建华说,过去响古箐周边不少村民为生计上山打猎、砍伐树木,滇金丝猴栖息环境受到影响,保护形势严峻。从1983年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成立后,响古箐世代靠打猎为生的村民,相继开始了转型之路。老余45岁加入了巡护员队伍,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多,都在响古箐守护着猴群。从猎人变成巡护员,老余已保护滇金丝猴20多年。

  余建华的儿子余忠华,如今已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从事巡护工作15年。这些年,巡护力量不断壮大,响古箐巡护队伍从最初的3人扩大到28人。从“老余”到“小余”,一代代巡护员都在努力守护着雪山上最美的精灵。

  结语:在各方的共同守护下,近年来,白马雪山滇金丝猴的保护工作有了显著成效,滇金丝猴家族渐渐兴旺,种群数量连续增加,新物种不断被发现,保护区内的动植物数量呈现出连年增长的趋势。

鸣谢/素材提供

“学习强国”迪庆学习平台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资料审核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张田

统筹:刘晓颖 锁华媛

策划:唐莉娜 赵玮 和晓 李怡

执行策划:彭娜 张语隽

本期文案:董嫦娟

配音:李海星

视频包装/制作:杨思然

海报设计:张艳萍

 

出品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云南发布

云南网

责任编辑:杜诗雨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