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宝山区发布十大工业元宇宙应用场景接驳“工业元宇宙”,智能工厂引领颠覆式创新
一家企业展示了用于汽车的智能安全检测系统。 本报记者 袁婧 摄
宝钢基地1580热轧厂,加热炉闸门升起,喷洒出1000℃熊熊烈焰。戴上智能头盔,千里之外的工程师得以零距离“走”进生产线,与工人协作优化生产装配流程。工程师轻轻一点头盔,就能从数据库中迅速匹配到最佳方案。
昨天举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论坛暨第九届中国产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宝山区十大工业元宇宙应用场景公布。其中包括远程设备操控、协同研发设计、设备协同作业等。与会专家认为,接驳工业元宇宙后,智能工厂未来不仅能实现数字孪生,也能创造出更多产品应用,引领颠覆式创新。
相较于以人为中心的“消费元宇宙”,以机器为主体的“工业元宇宙”尚在起步阶段,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数字孪生工厂。得益于数字孪生工厂,宝武碳业遍布全国的16个基地工厂数据都可“上云”,实时共享共用。在宝武碳业副总裁陈敏军看来,新场景的应用,让企业管理的规模、边界不再受时空限制。即便是面对有时差的海外工厂,也同样能实现高效便捷管理。
为企业增效的同时,数字孪生工厂也能减负,借由数字平台,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无需来回奔波,也能高效协同处理各类突发情况。所有的解决方法也将一一记载在数据库中。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就可迅速搜索匹配方案,找到最优解。
庞大的数字工厂,拥有高实时性、高互动性、高沉浸感,其关键支撑是超强算力。一方面,这需要数字基建等硬设施;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好用、管用的工业数据作为“原料”。
中国互联网协会原副理事长高新民坦言,目前工业数据的价值还有待开发,主要原因在于质量不高、流通不畅、融合应用生疏等。在他看来,当下最要紧的是统一数据标准和接口,唯有奠定好坚实的基础,未来才能探索深度应用场景。
事实上,沪上部分高校、企业正进行相关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牵头探索的工业数据空间平台为例,其通过统一数据接口,让数据流动起来、创造价值。
工业元宇宙前景广阔。在上海,不少区已瞄准这一新赛道谋划顶层设计。以宝山区为例,昨天发布的《宝山区工业元宇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还将带动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分别突破1500亿元、200亿元、1000亿元和300亿元。(王嘉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