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艺精品 >> 正文
【有声手账】中国好手艺㊼:满族旗袍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6日 14:50:01  来源: 光明网

原标题:【有声手账】中国好手艺㊼:满族旗袍

中国好手艺㊼

满族旗袍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满族旗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陈玉秋

“锦衣旗袍诗,曼玉花样时。”旗袍,从小就美进了我心里。姥姥是满族传统的大家闺秀,一身蓝色旗袍定格了她的端庄与优雅。从小到大,姥姥也以旗袍打扮我。

后来,学习服装专业的我拜满族旗袍制作技艺传人刘淑芬为师,承袭了这门在吉林市延续三百多年的老手艺。

制作满族旗袍的料子,有主辅之分,材质相近,又薄厚有别,搭配起来才会相得益彰。裁主料时,要从料子上抽一根丝,俗称“抽丝断料”,而后,用针把料子固定在案板上,熨平整了再裁剪,以正衣料。备好的料,不能立马缝制,要先经刮浆,这浆须刮得均匀、薄厚适宜。

满族旗袍,源于“旗人所着之袍”,富有传统与民族风味。它轻剪裁、重装饰,一件袍子要在领口、衣襟、袖边等多处进行滚、镶、嵌,多则“十八镶滚”。有时还要拼接,接缝处也需镶嵌花条。经精雕细琢后的袍上图案,纹样丰富,有龙凤、祥云、花鸟等,讲究的是“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2010年,我和刘淑芬老师一起,纯手工还原了一件清朝宫廷旗袍,在上海世博会展示时大放异彩。我就想,如何让满族旗袍这朵惊艳了岁月的花朵重新绽放?还是要让它从锦绣华服回归寻常布衣!

和其他传统技艺一样,满族旗袍受到时代潮流冲击,成品也不热销。我尝试“面料再造”,在保留传统样式基础上,创新图案造型等装饰元素,让它更有生活气息,很受年轻人欢迎。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3日 01版)

总策划:杨谷

监制:张宁 廖慧

统筹:李方舟 李宜蒙

诵读:白冰

动画:张悦鑫

视觉设计:孔鹏

采访: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爽 见习记者 李层

制作:光明网新闻中心

[ 责编:董大正 ]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