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列表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要闻列表 >> 正文
在玉溪李家山,听文物“说话”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4日 15:44:00  来源: 云南网

  8月13日,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玉溪举行。国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李家山古墓群的文化、历史、艺术等价值进行研讨,并就如何让李家山文化“活起来”,既保护好李家山文化又让它造福当地群众建言献策。目前,玉溪市已经启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工作。

  “在事先找好的墓边挖下去3米多,依然没有见到东西,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判断失误了,但因为没见到生土,还得接着往下挖。不久后,铜矛冒头了,铜戈出来了,紧接着贮贝器、铜牛头......一个一个展现在我们眼前,激动啊!”

张永康 受访者供图

  1972年,21岁的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员张永康(现为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参与了江川李家山第一次考古发掘工作,见证了贮贝器和“牛虎铜案”等文物的出土场面。“贮贝器像个圆筒,盖子上雕刻着各种动物的形象,里面贮存着大量的海贝。”张永康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海贝的花纹样式,那是出产于印度洋的环纹贝,它的出现告诉了所有人:早在战国时期,古滇国就已经与印度洋沿岸的国度产生了联系。

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牛虎铜案” 玉溪市委宣传部供图

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纺织场面铜贮贝器 玉溪市委宣传部供图

  张永康接着说:“还有一些出土的饰品,比如蚀花石髓珠,实际上是一种用人工强碱或强酸工艺腐蚀出独特花纹的玛瑙珠,来自南亚和西亚。又比如,我们还挖掘出为数不少、反映动物搏斗场景的青铜扣饰,这种题材来自于遥远的斯基泰文化,但是扣饰底部用绿松石或孔雀石装饰,又具有古滇本土文化特色。”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三江并流”,加上红河、珠江,这些天然的纽带,将云南和东南亚、南亚,甚至更为遥远的中亚联系起来。在张永康看来,河流是古代民族迁徙的走廊,不同的民族迁徙带来不同的文化碰撞。

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蚀花石髓珠 玉溪市委宣传部供图

  “除了国外文化元素的融入,出土的铜镜、弩机、五铢钱等,也展示了当时中原汉文化对古滇文化的影响,李家山古墓群是中华文化从多元到一体形成过程的重要例证。” 张永康感叹说:“你看,古滇国没有文字,但是我们的文物多聪明,它通过各种器皿上的雕饰,向我们生动的讲述了古滇人的生产生活图景,这是一部惊艳的史书。”

 

 

研讨会现场

  云南网记者 曹曦桐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郭建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