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听非遗讲故事丨定瓷:传承千年窑火 尽显极简之美
孩童双目炯炯有神,两臂交叉环抱,头枕臂上,两只脚叠压着微微翘起……这尊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北宋年间的白釉孩儿枕,自7月初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后,受到广泛关注。
这尊孩儿枕,由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烧造。定窑以烧制白瓷为主,起源于河北曲阳,曲阳古时属定州辖区,故名“定瓷”。2008年,定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阳艺人制作的仿北宋定窑孩儿枕。
今年49岁的定瓷非遗技艺传承人庞永辉告诉记者,定瓷瓷质细腻,釉色润泽如玉,人们常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来盛赞定瓷之美。定瓷烧制始于唐代,北宋时期进入鼎盛,后定窑毁于元代战乱,烧制技艺也随之失传。
虽然定瓷传统烧制技艺失传,但在曲阳一带,民间粗瓷制作工艺一直延续下来。20世纪70年代,在庞永辉的老师陈文增和蔺占献、和焕等人的反复试制下,历经几十年坎坷,终使定瓷烧制技艺重获生机。
“定瓷烧制极其复杂,烧制前先要从当地掘取石英、长石、黏土等原料,按一定比例加工成泥料,经陈腐后拉坯成型,然后修坯,进行刻花装饰。采用浸入法施釉后,器坯才可入窑烧制。”庞永辉说。
庞永辉介绍,定瓷之美在于极简。一方面它的颜色大多为暖白色,细薄润滑的釉面白中闪黄,给人以温柔恬静的美感;另一方面它的修饰多用印花、刻花,线条流畅简洁,清淡雅致。
在白炽灯照射下的定瓷产品。
走进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韩庆芳工作室,只见她一手扶瓶身,一手游刃有余地操控刻花刀具,直刀深刻、斜刀广削,主线、辅线深浅不一,行云流水间,原本朴实无华的瓷瓶,瞬间灵动而优雅。
在韩庆芳看来,定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一个以烧制白瓷为主的窑口,不追求华丽的釉色,反而另辟蹊径,以自然的装饰艺术见长,为定瓷注入更灵动的生机。
为了使定瓷烧制技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曲阳县2017年成立了定瓷职业培训学校,开展定瓷技艺培训、定瓷技艺体验等课程。目前,学校已经培养了500余名学生,其中300余名学生走上与定瓷相关的自主创业之路。
学生在曲阳县定瓷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定瓷制作技艺。
据介绍,如今曲阳县定瓷企业已发展到2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初步形成传统瓷、日用瓷、艺术瓷3个系列400多个品种,年产值近2亿元。
“定瓷不应该只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和收藏市场上的天之骄子,只有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才能更长久地传承下去。”庞永辉说。
记者:高博
图片由保定市曲阳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