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艺精品 >> 正文
记忆中的东单菜市场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6日 04:30:29  来源: 北京日报

原标题:记忆中的东单菜市场

罗仁基

要不是我从小在东单长大,要不是手上有一张东单菜市场的平面图,我是没有兴趣,也没有依据,把记忆里的东单菜市场写出来的。

话说三十年前,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东长安街东单到王府井路北沿街这一段,建起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名叫东方广场。从那时起,这里成为东单地区的新地标。东方广场这个地方之前,也就是位于东单路口西北角的,是东单菜市场。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东单菜市场就与周边老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了。我家住东单北极阁三条,出胡同,过马路,往南一走就是东单菜市场了。那时,大人爱逛东单菜市场,是为了买菜做饭,女孩子爱逛东单菜市场,是为了看花花绿绿的点心和糖果。而像我这样的男孩,也爱逛东单菜市场,那是为什么呢?原来,东单菜市场有三个门,朝南在东长安街上有两个,朝东在东单北大街上有一个。所以,我们如果要到东单邮局发信,或者到东长安街的儿童影院看电影,就喜欢抄近路,从东单菜市场的东门进,穿到东单菜市场的南侧,从西南门出。

东单菜市场是个只有一层的单体建筑,但西侧有搭建起来的二楼办公区。一进菜市场,就可以看到排列整齐的柜台,宛若火车站的候车大厅。从邻长安街的南门进去,就会看到紧靠南边的一排柜台是卖猪肉、猪排骨的;靠西边那一排柜台是卖牛羊肉的;靠北边的柜台是卖各种青菜和水果的;东边的柜台是卖酱菜、豆制品和熟食的;东门把口一边是卖点心和面包的;中间的地方用白瓷砖砌成四四方方的水池,是卖海鲜和河鱼的。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北面卖果蔬的斜面大货架,上面的西红柿、青椒、黄瓜码放得五颜六色,可整齐了。

东单菜市场最热闹的时候是春节。那时没有暖气,市场里就安置了两个高高大大的铁皮炉子,烧煤取暖。数九寒天,铁皮炉子烧得通红,周围还用铁丝网围着,生怕顾客撞着。菜市场的三个大门都有军绿色帆布做的厚厚的棉门帘,天长日久,上面都被顾客蹭得油光锃亮了。由于棉门帘很重,小孩子进门,都得大人帮助掀开,从两道棉门帘的缝隙中钻进去。

春节之前,东单菜市场是最具烟火气的地方,里面人声鼎沸,人挨人,人挤人。南面卖肉的,因为有连着骨头的冻肉,售货员拿着大斧头砍成一块一块的。那时,许多东西都凭本要票。人们兴高采烈地排队买一年仅供应一次的二两葵花籽和半斤花生。那时的花生瓜子,也真是的,怎么那么香啊!

夏天,如果能攒足两毛钱,孩子们就会来一次“报复性消费”,去东单菜市场花一毛五分钱买一个义利果子面包,再花五分钱买一瓶北冰洋汽水,那可美得不得了。看着售货员从雪白的、印着北极熊的大冰柜里拿出透着凉气的汽水,喝上一口,暑气全消,那叫一个爽!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