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化 >> 正文
人才辈出之家族,无不得益于家风正——中国传统家风魅力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4日 04:30:23  来源: 北京日报

原标题:人才辈出之家族,无不得益于家风正——中国传统家风魅力

刘绪义

家庭既是个体生命的成长之地,又是连接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天然纽带。纵观古今,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或者人才辈出的家庭,其成功的密码,都不外乎家风正。他们的好家风,无一例外都是注重对家人子女道德素养、文化教养、处事能力与家国情怀的培养。

一是立身与处世相结合。

好家风的孕育,首重立身与处世,包括成德养性、读书明理和戒奢戒贪三个方面。

在成德养性方面,《颜氏家训》的理论依据便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之推这一观点为后世所看重。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入清后在颠沛流离的环境里,丝毫没有放松家风,他的《示子侄》首重立身与处世:“立志之始,在脱习气……以之读书,得古人意。以之立身,踞豪杰地。以之事亲,所养惟志。以之交友,所合惟义。”此外,还有《传家十四戒》等,要求子弟以德立身,以学立身。王夫之的长兄王介之也有《耐园家训》。他本人“煮脱粟,薪榾柮,鹑衣草冠四十余年”,希望通过自己和子孙们的共同努力,以好的习气改变时下流行的浮世风气。这样一种家风,影响深远,他们的后代到清末依然享誉乡间。

如果说成德养性是家风的核心,那么读书明理就是立身的关键,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和诗文最多,孟母断杼教子、皇甫谧年20始勤学、悬梁刺股、映雪聚萤等历史典故,以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等著名诗文都着意于此。

立身处世不可或缺的就是戒奢戒贪,这是历史上众多好家风的共同特点。纵览古今,不少有识之士要求家人子弟尚俭尚廉、全身惜福,不执着于贫富贵贱。如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黄庭坚“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常作灾”,陆九渊“人家之兴替,在义理不在富贵”,陈廷敬“凭寄吾宗诸子姓,清贫耐得始求官”等,他们不仅自己忠实地践行着廉俭自律的生活理念,还希望家人子弟能保持清白家风。

二是孝亲与择友相结合。

敬祖爱亲、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是儒家五伦倡导的伦理关系。中国传统家风一开始便注重孝悌人伦的培养与教化,《吕氏春秋》中说:“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作为儿女,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真心尽子女之责,对其他人、其他事又怎么能尽心呢?叶梦得在《石林家训》中指出,“忠臣必出孝子之门”。古人认为,只有孝友家风才能培养出为国出力的社稷之才。为人父母者首先要作出表率,颜之推将父母等的身教作用称为“风化”,《颜氏家训》云:“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严谨的家风,不仅能培育人的感情,而且能培养人的敬畏心。颜之推要求家人在婴儿能识得别人的脸色、懂得别人的喜怒时,就对其加以教诲。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他还以“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作为反面典型告诫子孙孝道晚施的危害,敦促子孙趁早磨砺节操品行。

曾子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孝不仅限于家庭内部,出门在外,孝的涵义转化为忠、敬、信、友、勇等品德。一如民间所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作为一个社群动物,出外求学、宦海交游都离不开朋友。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曾子也说:“君子慎其所去就。与君子游,如长日加益,而不自知也;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而下,几何而不陷乎哉!”曾国藩甚至对子弟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有良师有益友,人生这条长河就仿佛有了两座大堤,规约着一个人,不至于放荡无涯、不至于肆虐无忌。

三是家运与国运相结合。

家运和国运自古就是一体的,前人早就认识到,齐家与治国平天下同等重要,大多数好的家风都是将家运置于国运之下,在家教上将家运与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自觉地体认“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儒家理念。

《易经·家人卦》:“正家而天下定矣。”那些胸怀天下,渴望建功立业的官员对家人子弟的告诫都是要以天下为己任、以民生休戚为重。如金华胡氏家训倡言“为官当以家国为重,以忠孝仁义为上”,王士祯要求子弟“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所学”,林则徐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梁启超则对孩子们说:“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无一不是在家风家教中注入一种为国的责任担当。

历史上统治者也看到了家风家教在培育忠君爱国思想和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上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导和表彰好家风。如史上罕见的神奇家族江州义门陈氏,从731年起,这个家族延续了332年不分家的历史,合居一处的家人达到3900多人,多次受到唐宋朝廷的优遇和旌表。

古代县以下的乡村,族规民约、家风家训能有效地化解纠纷矛盾、维护地方稳定。在由家庭到国家、伦理到政治的一体化的治理路径中,家庭是统治者实施教化的重要场所,孕育出好的家风,就能达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作者为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长沙校区教授)

《颜氏家训》,南北朝时著名学者颜之推作,是作者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