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非遗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节庆非遗 >> 正文
【全国重点媒体看峨山】彝族花鼓舞:“活”着的非遗文化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30日 20:04:00  来源: 云南网

峨山彝族自治县岔河乡

  7月30日,“砥砺奋进七十载,民族团结谱新篇”全国重点媒体看峨山大型融媒体采风活动媒体团一行走进峨山彝族自治县岔河乡,当地群众跳起热情奔放的花鼓舞,独具民族特色的歌声与舞姿吸引了众多记者围观拍照。

  “日日鼓声不绝,夜夜鼓声不断”是花鼓舞备受群众喜爱的真实写照,花鼓舞在峨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花鼓舞

  近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峨山彝族花鼓舞入选。

媒体行记者纷纷点赞

  彝族花鼓舞,彝语称“者波必”,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传统舞蹈。一支花鼓队配有箐鸡尾龙头、花鼓及大钹、小钹、小铓,人员一般不少于8人,多则不限。彝族花鼓舞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传统舞蹈,过去用于传统丧礼,现在,彝族花鼓舞适应社会发展,衍生了艺术表演新功能,主要流传于峨山县塔甸、富良棚、岔河、甸中与大龙潭等乡(镇)。

花鼓舞

  今年54岁的柳学光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自幼学习花鼓舞,到如今已经跳了将近40年。每当花鼓舞音乐响起,他总是不由自主跟着音乐一遍又一遍起舞,他的演出极具感染力。他曾多次参加省、地、县民族民间文艺演出,还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演出。他说:“跳花鼓舞已经变成了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要有空闲,大家都汇聚在一起,用歌舞来感恩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村子一角

  目前,全县有民间自发组织的500多支花鼓队、近万名花鼓舞爱好者和2个彝族花鼓舞协会、14个花鼓舞传承点及19个校园培训点,花鼓舞成为了解彝族文化的一根纽带、一张名片,对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云南网记者 黎安婷 刘畅 夏方海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郭建丽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