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艺精品 >> 正文
严禁炒作“高考状元”,不能成为文字游戏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4日 18:41:44  来源: 光明网

原标题:严禁炒作“高考状元”,不能成为文字游戏

各地2021年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启动。为进一步规范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日前,教育部提出,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开展志愿填报咨询活动的监管,对于存在夸大宣传、虚假宣传、收取高价咨询费用、违规开展培训服务的中介机构、网站、APP等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同时严禁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复读生”等信息。

严禁炒作“高考状元”“升学率”等,相关禁令已经强调了很多年。与之对应,每年高考之后的“状元”话题依然未曾真正缺席过。必须承认,近些年,一些地方也确实拿出了比较具体的降温举措,比如,“高分屏蔽生”的做法似乎在很多地方都已存在。但其实际效果,仍难以高估。像今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拿“考得比较好的”之类的表述来代替“高考状元”“高分考生”等说法的现象,颇有几分黑色幽默的意味。

中国社会的“高考状元”情结,有着比较复杂的成因。它是长期以来社会功利化教育思维的一种产物,同时在今天也更受到形形色色的“状元经济”的刺激,包括复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乃至媒体、自媒体等,都对高考状元、高考分数排名有很强的关注与推介动力。这或是它被年年讲,但依然年年存在的现实原因。

不过,要真正消除高考后必炒作“状元”、升学率等现象,也没那么难,主动权其实更多还是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手中。要知道,“高考状元”热的出现,最重要的驱动力源自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一般来说,各地的教育政绩考核中,高考状元、升学率都是最重要的指标或隐性指标。每到高考成绩揭晓之后,各地也乐于宣传自己的高分考生和升学率情况。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在高考成绩出来后重申禁令,更要真正从教育政绩评价指挥棒的角度,降低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炒作“高考状元”上的可能。

当然,不管是优化教育政绩的评价标准,还是限制高考状元话题、分数排名的炒作,依然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它所淡化的可能仍只是表面上的高考状元热,甚至仅仅只是形成了一种话语禁忌,如今年“考得比较好的两个人”之类的说法就颇有自欺欺人之嫌,而并没有真正改变整个社会的唯分数、唯成绩的功利化教育观。

对高考状元话题的炒作需要改变,但更难改变的其实是整个社会根深蒂固的功利化教育思维与单一化的人才评价标准。这一点,是一个需要时间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但不限于,真正建立更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标准,客观看待分数在人才评价上的局限性,让不同情况的孩子都能够获得有选择的成长路径等等。这是一条无法速成的道路,但越是慢,越是难,越需要真正找到症结和因果链条,并尽快行动起来。

严禁炒作高考状元的禁令持续了很多年,相关讨论也一直在重复进行。不过,高考状元热的真正降温,不能只满足于文字表达上的降温,沦为一场文字游戏。它的背后,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生态的转变。或许,相较于当前禁令之下,各方对于“高考状元”等说法的小心翼翼,当整个社会能够真正以平常心来看待高考和“高考状元”话题时,社会基于教育改革的期望就实现了。(朱昌俊)

责任编辑:郝悦(朱昌俊)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