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推动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
在音乐博物馆聆听曾侯乙编钟的空灵意蕴,在馥郁的香气中体验传统香道文化的风雅之美……这是大连理工大学“科艺融合”美育公开课的课堂。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积极构建“科技赋能人文、人文引领科技”协同育人体系,持续营造美育氛围,以科艺融合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
大连理工大学制定出台《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建设方案》,积极破解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碎片化的难题,着力打造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实践实训体系、素质拓展体系。
“当数学的秩序之美与音乐的感性表达相遇,当工程技术的精确性与艺术的创造性思维碰撞,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提升了认知能力。”2025年新开设的“科技美学”课程负责人王琦教授介绍。该课程由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联合10余个学院、50余位教师共同授课,汇聚文、理、工、医、艺、体等多领域师资,精心打造了“数学之美”“弦动之美”等特色教学模块,结合教学互动、专题研讨与项目实践,推动科技与人文协同发展,吸引200余位本科生以及硕博研究生参与。
近年来,该校持续加强美育教育体系建设,在培养方案中设置美育教育模块,形成“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新范式,以“科技人文双向赋能、交叉融合引领创新”为核心理念,持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大连理工大学每年举办百余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邀请国家级院团、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广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团专场演出、“文苑”系列展演,连续举办“峰岚杯”文艺大赛、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等活动。
(本报记者 吴 琳 本报通讯员 杜 佳)(吴 琳 本报通讯员 杜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