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4日,“2022年石林世界遗产地非遗文化交流活动”暨云南省非遗集市(第六期)在石林举行。
活动现场 王丽梅 摄
活动由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举办。活动期间,省内优秀非遗文化企业及传承人等60余人,在石林世界遗产地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带来一场传统文化与唯美风景的盛宴展示,让大家在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活动现场 王丽梅 摄
活动现场 王丽梅 摄
博物馆里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7月12日,云南省优秀非遗文化企业代表及传承人代表一行走进石林非遗博物馆,了解石林撒尼人的历史、民俗、文字、刺绣等文化,感受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博物馆内一件件珍贵的藏品、石林绣娘精湛的刺绣技艺展示、非遗传承人大三弦弹唱表演,让大家对石林非遗文化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活动现场 王丽梅 摄
座谈共谋非遗发展之路
保护和发展非遗,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本次活动关注的一大主题。7月12日晚,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书记、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主任和非遗企业代表、非遗传承人代表欢聚一堂,共谋“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就非遗项目的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进行了交流探讨,为非遗文化走进景区积极献计献策。
活动现场 唐海心 摄
非遗集市让非遗触手可及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将非遗及其衍生品与市场接轨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7月13日至14日,石林风景区非遗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彝族(撒尼)刺绣、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皮雕制作技艺、面塑技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集市,手艺人摇身变为集市摊主,一边展示非遗技艺,一边向游客介绍非遗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传统文化元素与市场经济的巧妙融合,进一步展现了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和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文化内涵,让非遗更加触手可及。
活动现场 王丽梅 摄
文化展演让非遗“活”起来
在非遗展销的同时,石林彝族撒尼人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大理南涧彝族舞蹈《酒鼓舞》、宁蒗彝族口弦《女儿的思念》等非遗节目在景区陆续上演,非遗服饰走秀、非遗剧目展演、非遗文化交流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广大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非遗走进景区,让大家在欣赏石林美景的同时,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也让非遗文化更加生动鲜活。
活动现场 王丽梅 摄
非遗走进世界遗产地既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一次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下一步,石林县将继续贯彻落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探索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云南网通讯员 蒋乐 唐海心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