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长里短父亲有了“二维码”
□鲍海英
父亲不识几个字,如今他已经老了。父亲在农村老家,种了一辈子田,到了该歇息的年纪了。在我的劝说下,去年他终于把家里的十亩地承包给了种田大户,父亲真正成了一个闲人。
可父亲操劳了一辈子,根本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家里农田承包给种田大户后,他和母亲商定,很快就在村头开了一家杂货店。
杂货店都是小本买卖,由于父亲待人和气,村里人都很乐意光顾父亲的店铺。
记得上个假日,我在家,邻居李二叔来买一包香烟,十五元钱。李二叔付钱时,才发现没带现金,只听见他对父亲说:“现在新冠肺炎传播厉害,为了安全,买卖都用手机支付,你有微信吗?我想用手机付给你比较好。”
“我哪有微信呀,我用的是老人机。”父亲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那你看这样行不行?”李二叔瞄了我一眼说:“我把钱转给你女儿?”
“行,行,行。”听说微信可以转账给我,父亲连声应着。
李二叔走后,想到微信转账的方便快捷,我游说父亲说:“爸,现在城里人买卖,很少用现金交易了,大家都用微信收款了,你的手机该换智能手机了,在家里的柜台上,只要弄个收钱的二维码,客人一扫,收款就成功了。”
“我都70岁了,老了,玩微信,那是年轻人的事,我也不喜欢玩什么智能手机。”父亲满不在乎地说。
看样子,父亲对微信收费,还有点排斥。我只好作罢。
我回到单位上班后没过几天,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家里厨房做饭,母亲给我打电话,埋怨父亲说,今天父亲在收费时,竟然收到了一张假钞。末了,母亲叹了口气说,近来疫情形势紧张,很多人都不想用现金交易,如果我们能用手机收费,岂不是更好?
母亲在电话里埋怨完父亲不肯用手机收费后,就把电话给了父亲。我正要埋怨父亲,父亲像是做了一件错事的孩子,在电话里笑呵呵地对我说:“最近不少人在付款时,都问我有没有手机微信二维码,你说我是不是真该换一部智能手机,弄一个收费二维码了?”
父亲以征询的口气问我,说是要换一部智能手机,我想我是懂得他的。他是想让我这个懂手机的女儿,帮他赶快在城里挑选一部智能手机带回家给他。
第二天,我从专卖店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分别下载好微信和支付宝,并到文印社分别打印好两张收款二维码:一张微信二维码,一张支付宝二维码,回家后立即作为礼物送给了父亲。
看着簇新的智能手机,父亲的眼里放出光彩。父亲顾不得吃饭,一个劲地让我赶紧教他如何用二维码收费。
正当我手把手教父亲如何用手机收费时,村头的张婶过来要买几袋盐。听说父亲有了收费二维码,张婶麻利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问了父亲价钱,对着我刚放在柜台上的二维码轻轻一扫,只听见父亲手里的智能手机立即传来了“到账8元”的语音提示。
看到二维码付款如此便利快捷,父亲像发现新大陆似地说:“这二维码真是个收款神器,我早该听你们的,这样多好,既不会收到假币,又能避免使用钞票,防止疫情传播。”说完,父亲开心地笑了。
自此,父亲有了智能手机,还有了那个被父亲说成是“收款神器”的二维码,让年老的父亲,跟上了智能新时代。(鲍海英)